光的,是办公桌侧前方那张小圆桌旁的身影。
陈默就坐在那里,没有在办公桌后摆出总裁的架势。
他面前的圆桌上,一只造型古朴的黄铜香薰炉正袅袅升起淡白色的烟气,冷香正是来源于此。
炉子旁边摊开着一份厚厚的文件,隐约能看到“mdc平台架构设计v3.1”的字样。
“卞总,坐。不好意思,最近有些忙,只能约到这个点。”陈默抬手指了指圆桌对面的椅子,视线从文件上移开,落在卞金鳞身上。
他的眼神很平静,没有上位者惯有的审视,却让卞金鳞莫名感到一股压力。
“没关系的,陈总。”卞金鳞应了一声,尽量让自己显得自然些,拉开椅子坐下。
他今年三十八岁,身材保持得不错,没有中年技术骨干常见的微胖或驼背。
只是可能是常年伏案和盯屏幕,他金丝边眼镜镜片的厚度一看就知道是高度近视。
一身简单的运动装束显得很利落,手腕上还有一块功能复杂的智能运动手表。
卞金鳞的履历,在华兴内部技术圈子里也算得上传奇(当然没办法和老默比。)。
哈工大控制科学与工程博士,2010年顶着光环加入华兴。
从无线网络算法的精密迷宫开始,一头扎进车联网这片充满未知的蓝海。
没人比他更清楚这条路上的荆棘与微光。
2009年,也就是他进入公司的前一年,华兴内部悄然启动了一个代号“v001”的预研项目。
目标听起来近乎科幻:在即将到来的4g时代,探索让汽车通过蜂窝网络“对话”的可能。
动机朴素而宏大,就是为运营商的未来铺路。
听前辈们说,那时实验室连雏形都没有,只有几个被抽调过来的“怪才”,挤在无线产品线一个偏僻的角落里。
他记得进公司后第一次看到那个笨重的“lte-v2x原型机”完成20毫秒级通信时,项目组长那熬红的眼睛里迸出的泪光。
20毫秒!
在那个年代,这几乎是对物理定律的一次挑战。
2011年,基于原型机的成功,一个更隐秘的“车联小组”诞生,成员只有五人,他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的第一个硬骨头,是为奥迪新一代q7定制开发车载网关模块的雏形——t-box0.1。
那是一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躺平摆烂二选一 作品《重生后我只做正确选择》第521章 车BU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