熹微的晨光中,一顶象征着三品大员身份的官轿由轿夫抬出宽敞的大街,引得不少早起做生意的摊贩频频注目。
在皇城脚下,三步就是一个贵人,官轿这玩意倒是不算太稀奇。
奇就奇在,今天这顶官轿旁边还跟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生得眉清目秀,十分讨喜。
更奇的还在于,少年郎边走边跟官轿中的大官聊天,不时还匀出嗓儿去喝止想逃跑的大白鸭。
没错,他还赶着只大白鸭一起送大官去上朝呢。
这画面谁见过啊?
张居正本人都没见过,他提了两次让顾闲回去,顾闲都坚持要送他到宫门口。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张居正遇上顾闲这赖皮性格也是一点法子都没有,只能由他去了。
想他少年中举,自己年纪太小被人看轻,时刻把克己复礼四个字铭记于心,早早练就喜怒不形于色的稳重性格。
他这一沉稳就稳了二三十年,从来没有出现过今天这样的情况。
以至于轿夫停下的时候张居正都不太想下去了。
想想看,谁家正经朝臣会在鸭子的嘎嘎声中下轿?
可惜作为阁臣,早朝是不能迟到的,张居正在经过一阵激烈的内心挣扎后还是做出了艰难的决定,抬起脚迈出了官轿。
霎时间,张居正感觉前后脚抵达的同僚们都朝他望了过来。
顾闲这个始作俑者压根没注意到旁人的侧目,更没有注意到给自己姐夫堪称完美的人生履历中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屁颠屁颠送张居正到宫门口,表示张居正只管放心,自己在家会好好的。
经过这两天的接触,张居正现在一点都不怀疑这句话。
这么个家伙要是都不能照顾好自己,世上估计没人能过得自在。
——反正他自个儿肯定会好好的,家还好不好就不太确定了。
张居正心里隐隐猜出了岳父岳母托人把这家伙送到京师的的原因。
恐怕是自己实在管不了,干脆放他出来嚯嚯别人。
顾闲可不晓得张居正已经在心里给了他这样的高度评价。他目送张居正踏入宫门,正要转身跟着游七他们回家,就瞧见不远处一前一后来了两顶官轿。
前头的轿子先下来个年过半百的老者,身量不如张居正高大,面庞却是典型的文官长相,面白须美,即便上了年纪仍能看得出年轻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