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腥气。
桌上人多,顾闲也顾不上讲讲这鲜嫩的鲈鱼是怎么做出来的。
等到吃饱喝足,他才给张居正说起这里头加了他提炼出来的白糖。蒸鱼的时候加上那么一小把,去腥提鲜效果特别好!
张居正微讶:“倒是吃不出甜味。”
顾闲说:“鱼肉本身就是鲜甜的,少少地加一点也不明显,过几天包粽子就能尝出来了!”
白天曾跑去观摩顾闲提炼白糖的张简修忍不住跟张居正描述当时的情况:明明是黑黑的炭弄下去,过滤出来的糖水却越来越白,真是太神奇了!
张居正倒是听人说起过市面上那些白糖的做法,据说是南边的商贾用黄泥水把黑糖给脱色成了白糖。
用竹炭来制白糖的办法倒是闻所未闻。
张居正道:“你这法子倒是新奇。”
顾闲道:“也不新奇了,我早几年就跟我朋友研究过。他这些年就在江南一带做白糖生意,每年都给我分润来着!”
可惜他在吃这方面太舍得花钱了,每年的分润钱有多少吃多少,常年处于钱袋空空的可怜状态。
张居正见他一脸“我怎么这么穷”的愁容,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还以为他只是把自己家给吃穷了,原来他还有别的进项?
看来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句话还真不是白讲的。
张居正开始考虑要不要多给人写几篇文章了。
大明官员的俸禄不高,大家额外的花销大多得靠自己想办法挣。
当地方官的话来钱的办法比较多,而当京官的来钱路子就比较单一了。
一是收别人的孝敬。
这个是有风险的,说难听点就是贪污受贿。必须是信得过的自己人才能收,否则回头人家告你一状,你官都可能当不下去!
二是收点儿润笔费。
底下的人升迁、调动或者家里办红白喜事,需要写点文章纪念一下,诚心诚意求到你面前来,你作为一个关爱下属的上司答不答应?
这个风险比较小,算是京官难得的合法收入来源,但只有官位够高的人才能操作。
张居正现在的官正好够格了,偶尔可以靠文章增加点收入。
不过这事也不着急,他并不是为了满足这些私欲才当官的。有他不会拒绝,没有他也不会主动去要。
张居正端起手边的茶水漱了漱口,又挨个点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