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治诗经的有一百零五人,治书经的有六十三人,治易经的有八十五人,治礼记的有二十二人,治春秋的有二十六人。
并不是录取人数多,竞争就不激烈。正相反,录取人数多是因为门槛比较低,选修的人太多。
这种情况下想脱颖而出同样不容易。
阅卷官要看一千份文章,跟阅卷官只需要看一百份文章,那耐心能一样吗?工作量太大的时候,阅卷官能认真给你看个头尾就不错了。
顾闲肃然起敬,说道:“那姐夫你治礼记挺好,以后当阅卷官要批的卷子少!”
张居正笑了笑,没有与顾闲说起阅卷的事往后估计不归他负责了。他已经入阁,若是主持科举肯定当主考官,到时候所有考生几乎都算是他的门生。
只不过他在内阁之中资历最浅,明年科举估计轮不到他了。
顾闲多机灵的人,一瞧张居正那笑而不语的模样,就知道自己犯了傻。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听过的张居正八卦,想到了张居正是当过科举考官的,还录取了一批年轻人当自己的学生,可惜后来连这批学生也有对他改革举措不满的。
其中有个叫刘台的愣头青就曾上书弹劾他几大罪状。学生弹劾老师,哪能不让张居正震怒!
张居正当场动用明朝首辅的压轴技能:递辞呈。
辞呈内容一般是先为自己辩解数百字,最后来一句:“好好好,原是我不配当首辅,那我辞职不干了。”
这个时候只要君臣之间的情分还在,皇帝还想让首辅干活,那就会重重惩罚跳出来弹劾首辅的家伙。
很快地,那刘台就被撵出京师,再也当不了言官了。
顾闲用同情的目光看向张居正。
张居正早些年在裕王府当试讲学士,四舍五入也算隆庆皇帝的老师。
结果么,隆庆皇帝沉迷享乐,根本不怎么处理朝政。
据说有野史记载,隆庆皇帝在人生的最后阶段嗑房中药嗑嗨了,曾边咬张居正的手臂边说些宫闱之中的污言秽语!
可见这个学生不太行。
其次就是上头那个弹劾他的刘台了,这个学生也不怎么样!
至于后来他一手教导大的万历皇帝,那更是恨他到恨不得把他挖出来鞭尸的程度。
姐夫啊,不如你还是莫当老师了!
张居正:?
怎么感觉这小子的眼神怪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