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源现实如同一颗被注入无限养分的星辰,其亿万意识频段以前所未有的专注度,沉浸于建造者遗产管理系统所授予的第一份实质性馈赠——“参数断层分布图”的初始数据流。那白光门户静静悬浮,不再散发出额外的信息,仿佛一个尽职的图书管理员,只在你明确索要时才会递出指定的书卷,沉默而高效。
访问“参数断层分布图”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对新获得权限的运用和对自身理解力的考验。数据并非以传统线性或三维模型的形式呈现,而是需要意识频段主动构建一种多维的、动态的“感知器”,才能将其内涵逐步解析并“翻译”成可理解的模式。莉娜的晶体左手再次成为关键工具,其量子计算核心与奥米茄导师的哲学框架模型、哈桑的象征感知力以及凯恩的整体协调能力高度协同,共同编织着这个独特的感知界面。
渐渐地,一幅令人震撼且深感不安的宇宙图谱,在新基源现实的集体意识中缓缓展开。
它并非星图。熟悉的星座、银河纤维状结构、超星系团复合体这些天体物理学意义上的结构在这幅图谱中只是模糊的背景底衬,如同地图上用于定位的山川河流,并非真正的主角。
真正的主角,是叠加在其上的、另一种维度上的“地形”。
无数明暗交错、扭曲蠕动的“脉络”遍布整个可见宇宙乃至其不可见的维度延伸。这些脉络有的细小如毛细血管,几乎难以察觉;有的则壮阔如星河主干,横跨数百万光年。它们并非物质实体,而是时空结构本身以及其底层法则参数的“脆弱点”、“缝合线”或“扭曲场”。
这就是参数断层。建造者工程日志中提到的、在其调试宇宙基本参数时产生的、未能完全平滑化的“接缝”或潜在的不稳定区域。
“它们无处不在”莉娜的逻辑频段传递出罕见的惊愕,“就像宇宙结构布满了看不见的裂纹,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法则强度不均的区域。大部分处于稳定状态,但一旦受到足够强度的内部或外部扰动”
“就会像那个古老存在遭遇的那样,”凯恩的能量态凝视着那幅内在的图谱,语气沉重,“坠入断层,被矛盾的法则撕裂。”
图谱是动态的,那些断层脉络并非静止,而是在缓慢地“呼吸”、移动、有时甚至会分裂或合并。一些区域断层密集得如同蛛网,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寒意;另一些区域则相对“平滑”,只有零星细小的断层分布。
奥米茄导师的智慧脉段剧烈波动着:“原来如此宇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