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影梭如同一粒坠入墨海的微光,无声无息地滑入银晕断层带的外围。舰体外部覆盖的特殊材质忠实地模拟着周围扭曲时空的背景波纹,使其几乎与这片诡异的空间融为一体。内部,三名精锐根系行者——代号“鹰眼”的感知专家、“壁垒”的防御与生存大师、以及“织网”的信息捕获与加密专员——全神贯注,他们的意识与幽影梭的系统深度连接,呼吸都近乎停止,生怕一丝多余的能量波动都会惊醒这片沉睡(或者说,装睡)的险恶之地。
根据马库斯预见的有限“安全路径”,他们小心翼翼地规避着图谱上标记出的活跃断层脉络,如同在雷区中踮脚行走。
“背景时空曲率波动异常,符合断层边缘特征,但叠加了非自然谐波。”鹰眼的感知频段极其细微地振动,将数据流分享给同伴,“莉娜长官检测到的能量签名残留在这里更强了。非常古老,极度衰减,但具有某种结构性的重复。”
“接收到持续性的低频引力波噪音,”织网报告,“模式杂乱,但经过滤波分析内部似乎隐藏着极其微弱的、有规律的脉冲。像是心跳?或者是某种巨型机械的怠速运转?”
壁垒则时刻监控着幽影梭的防御状态:“时空结构本身呈现出一种粘稠感。常规跃迁变得极其困难且危险,仿佛空间不愿意被穿透。被动护盾检测到持续性的、低级别的信息侵蚀尝试,非定向,更像是一种环境效应?”
他们不敢深入,只是沿着马库斯划出的那条纤细而短暂的“安全路径”,尽可能延长停留时间,收集一切可能的数据。外部传感器捕捉到的景象令人心神不宁:远处的星辰光芒被扭曲成怪诞的螺旋,可见光波段外的空间充斥着无法解读的能量湍流,偶尔还有短暂存在的、类似时空裂缝的幽暗裂隙一闪即逝。
突然,织网的身体猛地一僵:“捕获到新的信号!不是之前的求救信号!更强,更清晰?但编码方式完全不同!”
一道新的信号流,穿透了背景噪音,被高灵敏度的接收器捕获。它并非广播,更像是一种点对点的、极其高效的定向通讯,恰好扫过幽影梭所在的区域。信号强度不高,但结构清晰得可怕,没有任何冗余或情感色彩,纯粹是由高度压缩的数学逻辑和几何拓扑结构构成。
“尝试解析”织网将信号导入莉娜左手预先加载的解码算法库。进度缓慢,这种编码方式的基础逻辑与已知的任何文明(人类、算法丛林、第七迭代)都截然不同。
就在解析进行到百分之三十七时,信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