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千万万环境可能更恶劣的工厂中日夜劳作。
这年代的美利坚经济体量已经居于全球首位但仍处于上升期,不是没有理由的。
参观完工厂后,罗根对留任的工厂经理提出了要求,“你要将现在的生产线改造成流水线;同时改善一下环境,窗户开凿通风口,让粉尘与浊气得以逃逸;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无阻;对了,不要用童工”
工厂经理认真听着,脸上竟渐渐浮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敬佩神色,“老板啊,您这份心肠真是少见!您是个大好人!”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推心置腹的热切,“不过请容我直言,您没必要这样花费,这些女工,您能不克扣她们的工资,已是天大的恩德了!”
听到这莫名耳熟的话,罗根一时无语。
他原本的算盘不过是现代管理学的冷酷逻辑:改善环境能提升专注度,降低伤病率等于减少停工,取消童工可延长劳动力寿命——归根结底,是为了更持久、更高效地压榨生产力。
罗根一开始还以为工厂经理是在反讽,但看到对方那真诚而世故的眼睛,才知道他是真心地认为老板在发善心。
连安妮也一脸骄傲:这家伙虽然渣了点,但还是个有良心的老板!
罗根:“”
他还能说什么呢?
只能说社会确实是在进步的。
起码,在百年后,像他这样不加工资不添假期还要求更高效率压榨打工人的行径,只会被骂做死资本家,而不会被真心视为慈眉善目的大善人!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半杆大烟枪 作品《我在北美发癫,癫佬们都当真了》第22章 慈眉善目资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