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还是‘书’?”
卓无昭眨了眨眼,很快反应过来:“是‘书’。”
“是什么样的书?”
“有纸笔吗?我可以试着画下来。”
听到卓无昭的请求,燕东流点点头,蓦地打了个响指。
很快,就有一群小兽端着举着抱着文房四宝,涉水来到,另有一只长臂黑花猴“嗖”的落在栏杆,爬上桌案,铺纸磨墨。
其余人都心思未定,就看卓无昭拿起笔,慢慢地开始勾画。
索性他要画的并不多,字句都用点或线代替,题头和间隔都表达得工整,夹杂一二句读和批注,右下角是页码,字极小,双数位,一上一下,还叠印着一个船型的标记。
卓无昭又想了想,在纸上空白处写下四个字。
“‘元——灵——自——然——’”
宿怀长轻声念着,他也记得五之三的内容,这是第二卷的其中一句。
然而该注意的不是内容,他和仇风骨、良十七都明白了燕东流为什么会提到“书”。
“文字”和“书”的确是不同的。
就像用来印刷的字块,它可以拼合成一篇完完整整的文章,但要成为一本书,它还需要纸张、需要装订、需要进行排列和设计。
如今的市面上,每一家书商都会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最浅显的,有的偏好小本,有的偏好厚本,有的惯用蓝皮封,有的喜欢牛皮封。
除此之外,对于内页的设计更是五花八门。不仅字距、字形、字号大小、横排竖排都属于其中一环,还有一些明里暗里的记号、图画,既是好看,也是独一无二的标识。
落到眼前的纸上,“元灵自然”,每个字都缺少笔锋,显得圆润憨厚,颇具辨识。
“但批注的字体不是这样。”
卓无昭补充着,提笔顺下一道:“像是这样,一笔连着,收尾上勾。”
即便没有任何确切的文字,宿怀长还是扬起眉,认了出来:“是文柳句的笔迹。所以这真是本书,还能写感悟、划重点呢。”
“以文柳句对灵气的把控,做到这一点并不难。”青一接话。一旁的燕东流伸手取过纸张,仔细看着,又听青一问他:“我记得你出过书,该认识一些书商朋友?”
“嗯,不过这种类型的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也多亏卓小公子记得清,让我们多了个追查方向。”
燕东流随口应着,将那张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