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石头立刻接腔,带着几分恍然:“是啊!你看他那黑眼圈,走路都打晃儿!先前咱们还嘀咕人家怠慢,看来是真忙得脚不沾地,连喘气儿的工夫都快没了!”
这话引得众人纷纷点头。
孙石头早已迫不及待地展开了自己那份文书,借着清早天光细看,他找来认字的李全武帮忙看看,于是老人帮他读了一遍。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写着他参与的战斗:某月某日何处杀敌,斩杀金兵某某,砍翻敌方某某,斩首几何,负伤几何时间、地点、人物、战果,详实无比,后面赫然盖着河东安抚使司的鲜红大印和几个潦草却有力的画押签名,张孝纯、王禀都在其中。
“看!看这儿!”
孙石头指着文书末尾,兴奋地叫出声,“保义郎!还是太原骑兵,队将?队将!哈哈,老子是队将了!”
旁边几人也纷纷打开文书,找来老人就帮忙念,惊喜的叫声此起彼伏:
“我是成忠郎!还是个押队?”
“忠翊郎!”
“咱是忠训郎!和你那个大差不差。”
“押队!也叫队正!手下也有二三十号兄弟啦!”
差遣(实际职务)也写得明白:队将(正九品)、押队(从九品)。
虽然都是最低阶的武官官阶,但这终于算是个名头的身份,勉强入了流品,瞬间点燃了这群底层小兵的热情。周铁、马小五等人激动得脸色通红,互相捶打着肩膀:
“看见没!老子是队将了!管人的!”
“你小子以后得听老子调遣了!”众人你一拳我一掌,嬉笑打闹,乐不可支,仿佛身上的疲惫伤痛都一扫而空,只剩下对“官身”的巨大满足感。
李骁也展开了自己的文书。
不同于他人的兴奋喧闹,他目光落在官职描述上,瞳孔微微一缩——武将阶官:修武郎,权发遣太原骑兵部将。
“部将?”李骁心中茫然。
他对大宋军制懵懂,只知道古话里“百夫长”、“千夫长”之类的称呼。“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闪过脑海,这“部将”是个多大的官?
他不动声色,正琢磨着,旁边的袁振海探过头来看了一眼。
只一眼,老袁那张饱经风霜的脸瞬间扭曲,眼睛瞪得像铜铃,猛地一拍大腿,发出响亮的“啪”声,声音都变了调:“俺滴老天爷啊!修武郎?部将?!”
他像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畅想天下 作品《人在靖康,开局唤醒赵云英灵》第四十五章长烟落日孤城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