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虽一个是小乘佛法精通,前往西天求取大乘三藏真经,一个拜在如真禅寺门下,习的是中乘法脉。
但中乘法脉的特殊性,却是让如真禅宗的弟子,多属于有法而无道的窘境。
如真禅寺的弟子,可以通过参悟佛说如真妙法金身经,习得妙法金身之道,更能够直接得传七情制欲之道。
然则,这些却只是法、是术,却并非是佛门根本大道。
无论是著于文字的经典,还是口口相授的传承,都偏离了缘觉乘的本质。
这就导致,如真禅寺绝大多数的弟子,不得不走类似于道门地仙,以法求道的路子。
所谓的缘觉乘,其实是空有其名而已。
这中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以妙法金身,七情制欲为用,却寻小乘佛法或者大乘佛法以求突破的情况。
毫无疑问,现在这位狮驼国的六王子,就是走了这样一条路子。
在跟唐三藏的接触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小乘佛法的影响。
不要以为,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之间,就真的那么泾渭分明。
真正分别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是中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大乘佛法。
至于说,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其实分别的不是那么明显,毕竟,小乘佛法的源头,乃是当年太清圣人西行化胡为佛的产物。
小乘佛法的确不达佛陀之境,可其他方面和妙用上,小乘佛法却是一点都不缺的。
就像是在长安,观世音菩萨曾言,唐三藏和东土大唐的小乘佛法,只可自度,不可度人。
即使是长安的水陆法会,做的再久,也无法助地府那些冤魂解脱。
唐三藏出发的理由,就是求取能够解脱地府冤魂的大乘佛法。
可刚刚出大唐地界,唐三藏就以小乘佛法,超度了两界山猎户刘伯钦父亲。
明明之前,在大唐长安,观世音菩萨亲口说,小乘佛法只能自度,不能度化他人,更无法助地府冤魂解脱。
一转眼,唐三藏就以小乘佛法,帮刘伯钦的父亲超度。
如果没有成功,也就罢了,可偏偏,唐三藏念经超度把事情办成了。
首先可以肯定,唐三藏超度刘伯钦父亲的亡魂,念诵的绝对不会是大乘经典,毕竟,他这会儿距离西天灵山,才刚刚起步的程度。
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爱潜水的猫咪 作品《同时穿越:我在诸天证大道》第五百七十八章 接引圣人的秘传!化大千世界,为梵天一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