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娘,同时,谢简也并没有将三个儿子从范中书家里接回来。
当然谢老夫人和谢简争执,崔婉一无所知。
直到今日,谢老夫人按耐不住,早早跟底下说三个哥儿有小半月没见着人影,实在念想,无论如何,晚上得将人接回来吃顿团圆饭。
下人往谢简面前请示,谢简道:“接回来就是了,母亲要孙儿天伦之乐,儿子还能拦着不成,也回来歇个两三日,再行去吧。”
如此议定,话传到崔婉那,说是晚间接几个哥儿回来。
她许久没看见儿郎,心中欢喜,再看一旁纤云笑闹,想自个儿生身母亲,去接儿子总是合情合理吧。
事已到了这份上,谢老夫人多心已是徒劳,总归是去范中书家里,以后真有个万一,只说是赴约,总不是集聚的那个。
谢老夫人便不做阻拦,由着崔婉将停云和纤云都带上,早早去,和范中书处内宅女眷玩闹个半日,等晚间哥儿下学,一同回谢府。
开怀最是停云,前儿个她已在念叨惦记师傅,实则是嫌谢府无聊,寻不着新鲜了。
一听要去姜素娘处,当下玩心又起,特拾掇了几样小物件说要带去给陶姝,鼓鼓囊囊装满了一荷包。
这头崔婉亦给郑瑛等人备了见礼,谢府又给安乐公置了酬师礼,前后丫鬟仆役跟着,车马劳众要去翻山越岭似得。
实则都在京中,哪有千山万水,京街不许纵马,走走停停,一个时辰多点也就到了。
既离的近,谢老夫人得了信,虽不是大事,仍随口唤了个女使,让去范家府上传个话给崔婉,顺便给停云。
人前脚出了谢府角门,后脚又跑出个翠绿褂子小丫鬟往张太夫人那头去。
消息到范府时,几个哥儿还没下学,连同别处些小郎君齐齐坐在间阔厅里。
个个白衣儒冠,身前案几笔墨,最上方坐着一个须发伶仃的老翁摇头晃脑。
停云纤云和陶姝躲在僻静处,寻了个高台齐齐站着,扒着窗沿往里看。
停云对里头光景着实不以为然,悄声道:“我当是什么,原来就是和一群和尚念经样,我看的多了,早说就不来了。”
陶姝悄声道:“是的,我也不想来的,以前在老家,我爹爹一样给人授课,没什么差。”
她年岁比纤云略大,又比停云略小,只纤云宠在深闺,停云养在山里,两人处事皆不如陶姝世故。
纤云跺脚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