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厂的抵押价值,算上维园年宵利润带来的资产增值,也填不满这个窟窿,风险敞口依然很大。”
“周经理,风险永远存在。但机会,同样稍纵即逝。”
陈秉文迎上周明哲审视的目光,没有丝毫闪躲,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维园年宵七天的销售数据证明了两件事,港人爱糖水,陈记的模式能赚钱。
现在品牌热度还在,正是抢占市场的黄金窗口。
过了这个风口,再想达到同样规模,代价会大十倍。”
说着,他手指轻点计划书核心图表向周明哲示意:“二十个工业区流动点,流动餐车改装、保温桶、基础物料,一个点一千足够。
五个标准店选址旺角、油麻地、铜锣湾、中环、尖沙咀核心商圈,月租控制在三千以内,统一装修,只做销售终端,每个店的投入可以控制在两万元以内。”
接近着,他又翻到财务预测页:“流动点日销保守按一百五十碗计,标准店日销二百五十碗。按均价1.5元,扣除原料、人工、配送成本,日净利润超两千。
三个月内,扩张成本就能回笼。
长沙湾食品厂和观塘的中央厨房是核心,支撑整个体系,有了它们互为犄角,九龙港岛尽在彀中。”
周明哲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
按陈秉文的测算,三个月十八万纯利润是实打实的,而且这个数据应该还是非常保守的测算。
周明哲再次陷入沉默,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终于,他缓缓合上计划书,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好!陈生,我信你这份眼光和执行力!
三十万贷款,按之前谈的条件:个人连带担保,利率上浮两个点,还款期十八个月。
观塘新厂的详细规划和预算,一周内提交给我。
资金,最快后天到账!”
周明哲终于拍板,在贷款合同上签下名字,“陈生,别让我失望。”
“多谢周经理!”陈秉文心中巨石落地,用力握住周明哲的手。
弹药就位!
正月初四,静寂了一天的陈记食品厂再次人声鼎沸。
厂门口的空地,成了临时改装车间。
钟强带着员工们,围着二十辆加装保温层的手推餐车忙碌。
电焊的火星四溅,叮当作响,空气中弥漫着油漆和金属的味道。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21章 顺达物流(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