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热。
“好......好吃!”女郎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对吕珊珊说:“给我来一碗!不,打包两碗!带回去给我同事尝尝!”
“给我也来一碗!”旁边西装男也被这反应勾起了兴趣,“我倒要试试值不值三蚊五!”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加上店员专业的介绍和试吃策略,观望的人群开始松动。
尤其是那些追求时髦、注重口感和品质的白领、年轻女性和游客,在看到精致的卖相和听到“港岛首创”、“顶级进口水果”等字眼后,三蚊五的价格似乎也带上了“高级”和“值得尝试”的标签。
到下午三点,铜锣湾、尖沙咀、中环五个试售点的反馈陆续汇总到观塘食品厂。
高振海拿着电话记录本,脸上带着一种劫后余生般的兴奋,向陈秉文汇报:
“文哥!成了!真的成了!”
“铜锣湾店,杨枝甘露卖出二百六十五碗,椰汁西米露二百四十三碗!尖沙咀店,杨枝甘露一百七十八碗,椰汁西米露二百五十二碗!中环店少一点,但也分别卖了一百九十五和一百二十八碗!好几个点都要求紧急补货!”
他声音有些激动:“那些买的人,好多都是一次买两三碗带走!店员反馈,试吃过的基本都买了!
刚开始嫌贵,但吃过后,都说值!”
陈秉文看着记录本上的数字,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新品上市短短几个小时,能有这个销量。
第一步,成了!
高端糖水战略初步得到了目标市场的认可。
三蚊五的杨枝甘露和二蚊八的椰汁西米露,成功在港岛顶级消费区域撕开了一道口子。
“阿海,通知钟强,全力保障新品供应,品质一丝不能放松!另外,”陈秉文眼中精光一闪,“让吕珊珊她们留意收集顾客反馈,特别是对口味、甜度的建议。
我们还要不断优化。”
他深知,高端市场对瑕疵的容忍度极低,口碑一旦建立,价值千金,但崩塌也只需一瞬。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
高振海拿起电话,习惯性的正要拿起笔记录销量,才发现找陈秉文的。
“陈生,您好,我是德信的方文山。”
电话那头传来方文山沉稳而带着一丝喜意的声音,“恭喜!陈记食品有限公司的注册手续已全部完成,相关资质文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30章 糖水铺的星辰大海(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