皱:“颂帕先生的意思是?”
“唉,”颂帕摇头,无奈的摊了摊手,“就在昨天,我们刚刚和泰丰食品续签了一份新的、为期三年的独家包销合同。
三年!未来三年内,颂帕椰园所有的冷榨椰浆产能,百分之百一滴不少,都已经属于泰丰了。
刚才装车的,就是他们这个月的订单。
合同白纸黑字,签得非常死,有高额的排他性条款。
我们......没办法再卖给任何第三方了。”
他强调着“三年”和“所有产能”,语气十分坚决。
“泰丰?”陈秉文诧异问道,“他们不是主要做菠萝罐头和冷冻水果的吗?对椰浆需求这么大?”
颂帕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料到这位年轻的港岛商人如此了解泰国本土企业。
“陈老板消息真灵通。”
他苦笑,“以前确实如此。
但他们今年拿下了欧洲一家非常大的高端连锁超市的长期订单,急需要稳定的椰浆供应源。
我们之前合作的非常愉快,所以这次就在原来合同的基础上,直接续签了三年,条件......确实苛刻,尤其是排他性,但泰丰付的定金和价格很有吸引力。”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他们的订单量,实实在在地把我们的产能填满了,连增加一班工人扩大生产的空间都被堵死了。
陈老板,真的很抱歉,原本塔纳蓬先生已经向我介绍了您和您的陈记糖水。
但泰丰食品毕竟之前的合作伙伴,这次只是在原来的合同上续签。
所以,合同就是合同,信誉就是信誉,在泰国这地方,尤其是农业这行,比金子还贵。
违约的代价,我这把老骨头赔不起。”
颂帕的话,陈秉文听明白了。
说的直白点,泰丰是老客户,肯定优先照顾老客户的需求。
陈记毕竟是新客户,从来没合作过,两项取舍肯定选泰丰了。
陈秉文连“价格好商量”这种话都来不及出口,就被颂帕的“排他性”堵了回去。
“我明白了,谢谢颂帕先生坦诚相告。”
既然颂帕这里找不到货源,陈秉文也不准备多留。
“老板,实在不行我们找金象?”
坐回闷热如同蒸笼的车里,阿昌声音干涩,汗珠从鬓角不断滚落,洇湿了衬衫领口。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34章 泰国之行(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