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协议条款做出。
请尽快提供详尽的财务数据和重组计划书,以及银行董事的提名和权限方案。”
“当然!”陈秉文爽快的说道,“我们期待与盘古银行的评估团队紧密合作,相信银行的专业判断会得出最优解。”
虽然盘古银行没有给出最终答复,但从素拉育的态度上,陈秉文知道只要没有意外,这件事基本没什么问题了。
毕竟,金象30%的股权质押和那笔约合120万港币的贷款,对盘古银行实在不值一提。
金象食品工业公司罗勇工厂区的空气里,弥漫着浓烈的椰香和淡淡的焦糖味。
陈秉文没有返回港岛,而是在厂区附近租下了一间临时公寓,几乎将办公室搬进了工厂。
盘古银行的答复尚未到来,这短暂的等待期被他视为掌控金象、恢复生产的黄金时间窗口。
几乎每一天,在椰浆和糖浆两条生产线旁都能看到陈秉文的身影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股无形的压力与动力。
“蓬猜,这条椰浆灌装线的效率为什么只有设计值的75%?瓶颈在哪?是设备老化还是操作流程问题?”
“差瓦,北部攀牙府那个合作社的鲜椰到货延迟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运输车辆调配还是合作社那边的问题?立刻联系,我需要明确的时间表!”
“威拉育,昨天三班的生产损耗报告为什么没在早上例会前放到我桌上?流程必须严格执行!”
“......”
前世见惯大场面,使得陈秉文在处理金象食品日常问题时,直接、精准,高效。
蓬猜、差瓦等原金象管理层从最初的紧张、不适应,到后来竟隐隐生出一种被带领着打硬仗的亢奋感。
在他的高压推动下,北部产区的原料供应渠道被迅速打通并稳定下来,罗勇工厂的椰浆日产量正稳步向陈秉文设定的5吨目标迈进。
一天下午,陈秉文在糖浆生产车间检查时。
他注意到几个刚下班的工人聚在车间角落的休息区,人手拿着一个巴掌大小的亮红色玻璃瓶,正仰头喝着里面琥珀色的液体。
瓶子造型独特,瓶身上贴着简单的泰文标签,看不清具体内容,但那鲜艳的红色标签和小巧的造型,在灰扑扑的工厂环境中异常醒目。
就是这一瞥!
陈秉文的脚步猛地顿住,“那个......是什么?”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37章 商机无限(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