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夏季,烈日当空,车厢内温度能飙升到四、五十度,保温棉的效果大打折扣,冰块融化速度极快,糖水品质根本无法保证。
阿生深以为然,“阿文,我明白。
车厢用保温棉的话,送到油麻地、尖沙咀还好,要是送去港岛那边,时间一长,根本不行。
特别是冰镇糖水,送到顾客手里都温了,口感差很多。”
“所以,冷链,必须上!”陈秉文的手指敲了敲桌面,“不是小打小闹,是彻底的升级。
我们要组建一支真正带制冷机的冷藏车队。”
“冷藏车?”阿生眼睛一亮,随即又皱眉,“那玩意儿可不便宜啊!
一辆全新的五十铃冷藏货车,要十几万港币!而且维护、油耗都是大开销。”
“全新的买不起,我们就买二手!”陈秉文显然早有盘算。
顺达物流毕竟是他和阿生合伙开的公司,阿生虽然混社团,可手里真拿不出多少钱。
如果每次他都出钱购置资产,要不了多久阿生的股份就会被稀释。
这样做就背离了他的初衷。
所以,买二手冷藏车,既顾及了阿生的资金实力,又能够满足陈记的冷链物流需求。
“港岛码头、货运公司淘汰下来的二手货车底盘,找可靠的师傅改装,加装二手但性能稳定的制冷机组和保温车厢。
鸭寮街、深水埗那些专门搞改装的老师傅,手艺不比原厂差。
这样算下来,一辆改好的二手冷藏车,成本控制在五万以内,应该没问题。
钱可以先用物流公司的利润支付。”
“五万......”阿生心里快速盘算着顺达物流现在的利润和陈记支付的服务费,“问题不大,物流公司这段时间的利润,可以改装两台冷藏车。”
他顿了顿,“阿文,你这主意好。
买二手底盘改装,既省钱又实用!鸭寮街的坚叔我熟,他改车的手艺没得说,以前社团的车都是找他改的,又快又稳!
制冷机的话,我听说深水埗有家专做二手冷库设备的,能搞到日本三菱或者美国开利的二手机组,性能不错,价格也公道。”
陈秉文点点头,阿生的江湖人脉在这种时候发挥了作用:“好!生哥,这事就交给你全权负责。
钱不是问题,物流公司利润不够,陈记这边可以先垫付,算物流公司借款,后续从服务费里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三十二编 作品《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第40章 破浪归航,再启征途(求收藏月票推荐票求追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