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支持的导师就够了,至于学校厉不厉害,真没什么影响。
而且他还有先知优势,至少学院里哪个导师好,哪个导师不好,他是一清二楚,绝对不会踩雷。
恰巧,周昀就知道这么一位有资源又有人脉的老师。
他本身就是“万人计划”领军人才,虽然距离杰青还有一段距离,但是放在钱塘大学这个双非已经算是很厉害了,而且他的老师是一位院士,人脉可以说是拉满了。
而且这位老师本人也很好,虽然组里有大概二三十个学生,但是这位老师手下是没有小导的,也就是说不管是比赛还是论文,这位导师基本都是一对一指导。
至于周昀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因为上一世他的工位就在这个老师的实验室,可以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
既然决定了,周昀就不会犹豫,据他所知,上一世,这位导师的学生名额在暑假之前就已经招满了,如果自己想要成为他的学生,现在就得行动起来了。
而且像这样的大导,除非你的初试成绩非常夸张,否则基本都要再进行一轮面试。
想要通过面试对现在的他来说可以说是手拿把捏,但他想要的可不仅仅是平淡地通过面试。
他想要做科研有一个绕不开的东西就是资源,说白了就是钱!
而且这个钱还不是一星半点,就拿ai领域来说,想要出成果,显卡是必须的,你要是拿cpu跑实验,就算跑起来了,那速度,可能你电脑报废了都跑不出结果,更别说绝大部分的实验没有显卡根本就跑不了。
更别说跑模型需要的都是专业的计算卡,动辄就是几万十几万一张,现在的周昀根本不可能负担得起。
有这个资源且他有机会用的只有自己的导师,而想要让导师给他资源,他就必须要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导师最看重的就是论文,像这种大导,一般的论文可能还打动不了他,至少也得是ccf-b起步。
b会嘛,周昀上辈子也发过,也是凭借这篇论文,他勉强混了个毕业。
只不过他当时发的是个水会,发的也是所谓的水文,把别人的方法拿过来缝缝补补,就算是一篇新的论文了。
比如别人的论文研究的是番茄炒鸡蛋,他的论文就是西红柿炒鸭蛋。
番茄和西红柿有区别吗?显然没有。
鸭蛋和鸡蛋有区别吗?有,但不多。
其实大多数的科研工作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