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卡4090的显存也就24g,a卡则是自动被剔除在外,因为其没有cuda的存在,几乎不可能用于ai训练。
而专业级显卡的价格更是让现在的周昀望尘莫及,就拿常用的a6000来看,48g显存,价格三四万,更强的h100甚至要十几二十万一张。
也就是说,想要跑得动周昀这个模型,至少十万打底。
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找一个有资源的导师了,如果是那些小导,整个组里可能就一张4060,别说跑实验了,平时自用都够呛。
都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不主动说,导师就算有资源也不会主动给你的。
周昀给邓永华发了一条消息。
老师,之前给您汇报过的那个ai边缘部署的课题我有了一些新的想法,不过我自己的电脑没法跑实验,需要服务器,不知道组里有没有?
发完消息,稍微等了几分钟,还没回,估计要么在上课,要么在开会。
没办法,导师就是这样的,他发你消息必须秒回,你发他消息,等几个小时都是常有的事,他都习惯了。
将手机放到一边,登上了自己github账号。
创建了一个新的repositories,将其设置为公开,名字就叫学习记录。
自从用上了github,周昀就将它当成了一个万能的记事本。
不管是代码还是阅读笔记或者是学习笔记,他都会记在上面。
虽然前世自己从事了两年多的ai方面的科研工作,但是他知道,自己所接触的,不过都是一些皮毛。
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数学功底不够扎实,这也导致了自己的研究只能停留在最为表面的部分。
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石,特别对于计算机这门应用型学科来说。
就比如前几年在视觉领域最为常用的卷积,其实早在18世纪就被提出了,而其真正运用到神经网络则是在20世纪,这其中相差了百年。
还有很多看上去非常nb的算法,其背后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的数学公式运用。
但这也足以可见,数学对于计算机的重要性。
周昀学习数学的目的也不是要去证明什么猜想,那可以说是神的领域,就算现在他确实聪明不少,他也不会不自量力地去碰这些东西。
相比于纯数论的研究,他还是更喜欢计算机这种应用型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