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市场不一定都是坏处。
他们的电影也可以借助好莱坞的全球发行网络在世界范围内竞争。
促使那边本土的导演更多的讲述欧美观众能看懂,喜欢看的故事。
吸引这些文化知识精英代表身体力行宣扬自由民主,普世价值,能更好的影响普通人的思维决策,帮助美国企业攫取利益。
当然真开放后,中国平均制片成本200万人民币的电影如何与美国制片成本2000万美元的竞争,那就是他们自己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元宇宙这家小公司还挺有意思的,电影还不知道能不能回本,就设计制造出了一系列的周边玩具。
除了常规的毛绒玩具、t恤、公仔娃娃、钥匙扣冰箱贴外,还弄了一些富有东方特色的产品。
如竹编摆件、竹杯、竹雕益智玩具、主题瓷器茶壶餐盘,神龙卷轴刺绣画册等。
野心不小,哥伦比亚影业也乐得把这些元宇宙先垫资,中国小工厂生产的电影周边帮着运到全球各个港口,
等待电影上映时,与影院合作摆出来售卖。
6月24日,功夫熊猫北美地区最先上映。
哥伦比亚也不玩虚的,起手就是美国与加拿大共计超1500块荧幕大规模放映。
加利福尼亚州的圣迭戈,城市靠近海湾,夜晚凉风习习,十分舒适。
开着两家蛋糕店的理查德在结束一天的营业后,带着自己7岁的儿子小约翰来汉堡王吃饭。
刚走出快餐店,小约翰就指着不远处amc影院外的立牌兴奋说道:“爸爸,快看,是熊猫!”
理查德一看,还真是一只戴着越战电影里,会说话的树经常戴的那种草帽,摆出李小龙抬手姿势的熊猫广告牌,宣传的电影就叫功夫熊猫。
“嘿,还真是熊猫呀!”
他情不自禁想起,应该是1972年,大熊猫“玲玲”和“兴兴”因两国建交来到了美国。
当时他还是个小不点,跟着爸爸妈妈排了三个多小时的长队才终于看到了熊猫,跟画册里一模一样,圆滚滚胖乎乎的,非常可爱。
结果还没看20秒就被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给赶走了。
没想到现在竟然有一部熊猫为主角的动画电影正在放映。
“约翰,你喜欢熊猫吗?”
“喜欢呀,熊猫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爸爸,我们去看这部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