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过身,笑着向周院士和张副总提议。他提前让后厨备了枸杞苗、沙葱这些沙漠里长的时鲜,还有用光伏板温室培育的番茄,甜度比市面上的高出两个百分点。
周院士却摆了摆手,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着节奏:“宴席就免了,太耽误时间。我们几个碰了下,晚上七点半开个座谈会,把白天看到的技术点捋一捋,有些细节还得深聊。”他从公文包里抽出笔记本,封面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其中“混合储能矩阵”几个字被圈了三次。
张副总也附和道:“老周说得对,现在脑子正热乎,趁这股劲把问题吃透。再说你们这基地太大,从餐厅到会议室还得折腾半小时,不如就在办公楼找个地方,简单吃点,边吃边聊,效率高。”他说着指了指窗外掠过的白杨树,“你看这树长得多精神,说明你们把细节做到位了,吃饭肯定差不了。”
吴浩见众人坚持,便让齐广坤通知后勤,把晚餐改到办公楼一层的简餐厅。这里平时是科研人员用餐的地方,长条木桌配着藤椅,墙上挂着基地建设时的老照片——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裸露的砾石滩,如今照片里的推土机旁已长出了成片的沙打旺。
后厨很快端上了几样西北特色菜:黄澄澄的油泼面卧着荷包蛋,手抓羊肉码在翠绿的沙葱叶上,还有用沙漠蜜瓜做的甜醅子,盛在粗陶碗里冒着微酸的酒香。周院士拿起筷子先夹了口沙葱,嚼了两下眼睛一亮:“这菜有股清甜味,比城里超市买的鲜多了。”
“是早上刚从实验田里掐的。”吴浩给众人分着面,“我们用极端环境实验室的耐盐菌改良了土壤,以前种啥死啥的盐碱地,现在能长二十多种蔬菜。战士们巡逻路过,常来这儿摘根黄瓜解渴。”
张副总正埋头吃面,闻言抬头笑道:“这才是真本事。武器再先进,也得先让守在这里的人活得舒坦。”他忽然想起什么,转向张小蕾,“中午说的车载储能系统,低温下的功率补偿模块,你们用的是哪种拓扑结构?我看图纸时觉得和传统的buck-boost电路不太一样。”
张小蕾放下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确实做了改进,加了个交错并联的电感网络。传统电路在-30时开关损耗会增加40%,我们把频率从20khz提到50khz,再配合石墨烯散热片,损耗能压到15%以内。”她从包里掏出平板,调出仿真波形图,“您看这组对比数据,蓝色是改进前,红色是改进后,纹波系数下降了一半还多。”
王总正啃着羊骨,闻言凑过来看了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