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数据处理中心,里面部署了20台量子计算终端。”
张小蕾指着那些闪烁着指示灯的设备,语气中满是赞叹讲道:“它们每秒能处理1.2亿组弹道数据,就像靶场的‘超级大脑’。
还记得昨天周院士提到的动能拦截弹模型吗?就是在这儿,完成了百万次模拟运算,才得出了最精准的参数数据。”
最后,她抬手指向右侧墙面顶部那块巨大的屏幕,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一片荒凉地貌的画面。
“大家看这个测试监控域,现在直播的是西北角复杂地形区域的月球车爬坡测试。”
顺着她的目光,众人清晰地看到画面里,一台六足机器人正稳稳地碾过模拟月壤,车身微微颠簸却始终保持着稳定的行进速度。
屏幕下方,一长串数据流正不断刷新。
“这里显示的是悬架压力、太阳能板转化率等37项参数,每一项都关系着月球车后续在真实月球环境中的运行状态。”
听到张小蕾的介绍,周院士推了推眼镜,指向航天监控屏幕问道:“张我就叫你小张吧。”
“小张,你们模拟月壤的颗粒度做到了多少?
据我硕子,老米那边nasa的apollo模拟月壤是0.1-1mm粒径,你们的测试标准是否更高?”
听到周院士的话,现场其他专家和领导脸上也都露出了好奇之色。虽然他们不是很懂,但涉及到探月项目,大家自然非常感兴趣。
张小蕾闻言笑了笑,随即调出对比图表,然后非常从容的回答道:“周院士您看,我们的月壤模拟区分为三档,首先是细粒区,其颗粒物大小在0.05-0.5mm左右,用于探测器着陆缓冲测试。
其次是粗粒区,颗粒物大小在1-5mm左右,主要用于模拟陨石坑边缘。
还有混合区,它主要包含10mm以上砾石。
上个月‘嫦娥六号’备份月球车就在这里完成了30斜坡越障测试。”
听到张小蕾的介绍,现场众人纷纷点头,周院士的脸上也都露出了赞赏之色。
这个时候,站在一旁的吴浩笑着说道:“在这方面,我们也在和航天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我们在月球上采集的月壤样本以及我国登月所采集的月壤样本研究和模拟,改良了模拟月壤配方,比如加入了铁钛氧化物,磁导率更接近真实月壤,从而更加真实的月面环境。
这样才能够更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