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车间的角落,那里堆放着一堆废弃的零件和工具。他弯下腰,从一堆油布下,拖出来一个看起来笨重无比的金属箱子,还有一个配套的支架。
“这是”庞清泉认出来了,“五十年代的便携式x光机?这东西还能用?”
这玩意儿就是个老古董,辐射剂量大,成像模糊,早就被淘汰了。
杜宇泽没有回答,他熟练地接上电源,将机器推到歼5的机翼下方。
系统辅助:裂纹坐标(11.3,45.7,8.9),建议曝光参数:75kv,5ma,120s
杜宇泽的脑中闪过一行数据。他调整着机器上的旋钮,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得像是重复了千百遍。
“庞哥,帮我把暗盒放到机翼上面,对准这个位置。”杜宇泽指着机翼上方的一个点。
庞清泉虽然满心疑虑,但还是爬上梯子,按照杜宇泽的指示放好了x光底片暗盒。
“厂长,李哥,退后一点。”杜宇泽提醒道。
他按下了启动按钮。
老旧的机器发出了“嗡嗡”的电流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回荡。
两分钟后,曝光结束。
杜宇泽取下暗盒,走进了旁边一间挂着黑布帘的小隔间。那是过去临时冲洗照片用的简易暗室。
等待的时间,每一秒都无比漫长。
李国栋和庞清泉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周振华则背着手,看着那架歼5,没有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几分钟后,杜宇泽从暗室里走了出来。他的手上,拿着一张还在滴水的x光底片。
他没有说话,径直走到车间墙边,打开了一个积满灰尘的观片灯箱。
他将湿润的底片挂了上去。
啪嗒。
灯光亮起。
李国栋和庞清泉立刻凑了过去。
底片上,金属的晶格结构呈现出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在底片中央,就在主梁承力最大的那个位置,一道极细,却无比清晰的黑色发丝状线条,像一道狰狞的伤疤,刺入了所有人的视网膜。
是裂纹!
庞清泉倒抽一口凉气,他感觉自己的后背都湿透了。这种隐藏在结构内部的疲劳裂纹,是飞行中最致命的杀手。如果不是今天被照出来,这架飞机迟早会在某个高过载机动中,空中解体!
周振华缓缓走了过来。
他站在观片灯箱前,一言不发。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不见的云 作品《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第一卷 第13章 装配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