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飞机的极限。”
他转过身,面向会议室里的所有人。
“在303厂的模拟器上,我第一次体验到,飞机可以比我‘更懂’战场。雷达发现目标,飞控系统不需要我干预,就自动规划出最优的攻击路线和规避动作。我需要做的,只是下达‘攻击’或者‘脱离’的指令。它把飞行员从一个操作员,解放成一个决策者。”
王振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像锤子,敲在众人心上。
“各位首长,各位专家。我们和对手的差距,未来不会再是发动机推力大了多少,或者雷达看得远了几十公里。真正的差距,是飞行员在万变的战场上,做出一次正确决策的时间。谁快0.1秒,谁就活下来。”
他最后看向杜宇泽和沈青云。
“我不知道他们的飞机最后能不能造出来。但我可以肯定一件事,他们的这个思路,是对的。这是我们未来必须走的路。与其把一堵墙刷得更白,不如去推倒它,看看后面的风景。”
说完,王振坐了回去,再没有多余的话。
会议室里,再一次陷入了长久的安静。
刘处长的眉头紧锁,他想反驳,却发现王振的话,他根本无从驳起。他可以质疑预算,质疑技术,但他无法质疑一名王牌试飞员对未来空战的判断。
高工的脸色也变了。他可以贬低303厂的技术是实验室玩具,但他无法否认,王振描述的那种作战模式,正是全世界空军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
老将军一直没有打断任何人的发言。他听着,思考着。
最后,他拿起桌上的电话,拨了一个号码。
“接军委空军作战部。”
几秒钟后,他对着话筒开口。
“是我。关于下一代战斗机预研项目,评审会今天有结果了。”
他顿了顿,扫视全场。
“会议意见:原则同意303厂提出的j-xx项目立项。对,就是那个年轻人的方案。”
刘处长猛地抬头。
“经费问题,总装和空军按四六开的比例,先期拨付一笔启动资金。数额不要多,够他们把软硬件综合实验室扩大十倍,够他们完成初步的气动布局设计和风洞测试就行。让他们用成果说话。”
高工的拳头在桌下攥紧。
“112厂的j-10d方案,同步进行。两条腿走路,互为备份。告诉他们,这是竞争,不是内耗。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不见的云 作品《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第一卷 第59章 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