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像一块浸透了墨汁的湿布,沉重地压在d7仓的金属屋顶上。
战术靴踩在碎石上的声音被风声吞噬,宋昭的命令通过骨传导耳机清晰地传入每个队员耳中,冷静得不带一丝温度。
他们如同一群融入黑暗的幽灵,无声地包围了这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倒计时在林晚的频道里跳动,每一次数字的变换都像鼓点,敲击着所有人的心脏。
当数字归零的瞬间,便携式emp***发出一阵人耳无法捕捉的嗡鸣,d7仓最后一层脆弱的电子防御应声失效,备用电源指示灯挣扎着闪烁两下,彻底熄灭。
几乎在同一时刻,唐雨柔已经通过预设路径进入了通风系统的主管道。
她像一只灵猫,动作轻盈而精准,将惰性气体稳定地注入循环系统。
这不是为了制服敌人,而是为了构筑一道无形的屏障,一道能将可能存在的、看不见的死亡威胁——那些只需一滴就能毁灭整个小队的神经毒剂——牢牢锁死在源头的安全墙。
“目标信号移动中,确认车辆路线,终点d7仓。预计抵达时间,十八分钟。”林晚的声音冷静地传来,屏幕上的红点正沿着市郊公路高速移动,那个红点代表着周正声,也代表着一张蓄谋已久的大网,终于等到了它企图捕获的猎物。
这个信号,就是他与“复苏节点”之间无法割裂的铁证。
凌晨两点零八分,b区地下制冷室。
厚重的铅化防爆墙在一声沉闷的爆破声中被撕开一个缺口,冰冷的白雾夹杂着粉尘扑面而来。
突击队员鱼贯而入,战术手电的光柱在弥漫的雾气中切割出数道光路,照亮了眼前令人心悸的一幕。
六具闪烁着金属寒光的低温舱静静地并列着,如同六口为活人准备的棺材。
舱体上方的状态指示灯显示,其中三具正处于升温程序中,微弱的电流声在死寂的制冷室里显得格外刺耳。
宋昭的目光没有丝毫停留,径直冲向最左侧那具编号为d3的低温舱。
他的动作没有半分犹豫,仿佛在来之前就已经演练了无数次。
他猛地拉开舱体的观察窗,一张因长期低温浸泡而显得异常浮肿、却依稀能辨认出轮廓的脸庞出现在眼前。
正是失踪了三年的首席物证鉴定专家,陈砚亭。
他的双眼紧闭,面色青白,若非胸口微弱的起伏,几乎与死人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