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里,他最宠爱也最忠实的一部分。
仅仅三天之后。
整个大沥王朝的士林,便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超级大地震。
起因是一首诗。
一首从新长安城中流传出来的,据说是北方第一才女崔莺莺,写给大将军刘启的“情诗”。
“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随风潜入府,润物细无声。”
“但见将军面,不闻旧人名。”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这几句诗,若说技法,其实也不过平平,不够叫人惊艳。
可当中藏着的信息却像颗重磅雷子,丢进去,立刻炸翻了满堂的读书人。
句里的意思实在无需多说,眼见得清楚通透。
崔莺莺,在他们心里一向乾净得像玉石、才情出众如神仙。
怎会甘愿如此屈辱,主动偎进那传说中“武夫暴君”的怀中?
诗文语气间分明透出甘愿甚至欢喜,仿佛深陷情网,一切受苦都成了蜜糖。
更觉得荒谬,她好像不仅动了凡心。
还愿为那人断绝旧日的亲友和故交,这怎么让人接受!
脑海里翻涌着怀疑——根本不信,显然就是造假!
所属责任也像明镜一样被甩给刘启。
断定是他使出的阴毒坏计,要毁对方的名声甚至逼迫着崔莺莺写下那等话。
大伙们都偷偷下定结论,非此不可。
风声瞬时炸开。北地士林间躁动如沸。
此刻无数饱学秀士怒火中烧,难以平复。
自发地开始有了联合,文章、檄文轮番上场,一波接一波。
扑天盖地全都叫骂刘启“无耻下作”。
嘶喊着要负责、让步、让崔莺莺脱身,给落在天下士子头上的耻辱讨到底。
甚至更有那些正统老学阀,成百的太学生和国子监的耆老们开始联合签名。
请命同赴新长安城的道路,寄望以此表头。
现场也传得热烈,说他们要对着刘启当场明志。
必要以血自证,要不惜舍生,用死亡去敲醒这位“蒙蔽君意”的君主。
原本一点个体化的抗议浪潮,迅速蔓延到了官方和廷政殿堂。
京中一众先前刚刚捱过刘启肃整——元气未复的留守高官。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夜巡千百 作品《猎狮虎,宰狼熊,你说是普通书生?》第二百七十九章 心甘情愿地跳进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