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不多的田地也被村民划走,一艘小船因无法分配被砸坏将木板分走。
——“阿丑又不会种地!要田地做什么!”
——“阿丑又不会打渔!要小船做什么!”
——“她爹娘都带着儿子跑了,不管她死活了!等饿死了,村里可算少了个晦气的!对了,那间茅屋怎么分?”
菩萨的慧眼穿透时光,看到十岁的阿丑抱着彼时只有一半的钱罐子,浑浊的眼睛看着乡邻们的一举一动,不知那时在想些什么。
此时的阿丑说尽委屈的话语,浑浊的眼里却只有愤怒没有眼泪。她说她不爱哭,只有感觉到痛的时候眼泪才会控制不住。
她觉得委屈,但不觉得痛,其余的是愤怒和不甘。
“老婆,你告诉我呀。”阿丑见菩萨沉默,追问,“难道我只能饿死吗?难道我生生世世都要这样,一直去地狱受苦吗?”
若以修行者的要求来说,答案是:是。
唯有宁可饿死也不作恶的心境,方能为善。
但这个答案,无法对阿丑开口。
观音闭目,许久才又睁开,说:“我既要度你,就不会让你挨饿,若能吃饱饭,你就不能再偷窃。”
度人,本不该对人有任何承诺。
听到以后都能吃饱饭,阿丑的怒气消退了大半,连连点头说:“不偷了,肯定不偷了!”这点小事有什么难的,反正,她还可以抢的嘛!
话题虽止步于此,可阿丑心里还是好奇。人间律法严苛,神佛会来度人,人死后还要面对神佛定的律法,那般严苛,又有谁能度?地藏菩萨吗?既然会度,又为何不改律条。
肚子咕咕的叫声打断了她的思考,阿丑看向才说了不会让她饿肚子的老婆,期待能变一顿大餐出来。
岂料菩萨去除了隐身法术后变成了一个白胡须的清瘦老头,拿出一个陶钵盂,说:“我去给你化缘。”
化缘似乎很简单,拿着钵盂递到人面前,人们就往里面放吃的。
白胡须老头看着就仙气飘飘,极有眼缘,任谁见了都愿意行善换个心里高兴。菩萨化缘,是给人们一个结善缘的机会,为阿丑化缘,便是为阿丑结善缘。
菩萨将一碗面饼递到阿丑面前,阿丑接过来很快就吃完,她端着陶钵盂,说:“我也去化缘!”
阿丑出现在咸阳城的街道上,人们看到一个脏兮兮乱糟糟的人,很是嫌弃,立刻驱赶道:“臭要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