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何雨柱干脆,“按市价,或者用白面换,您给牵个线?”
“中!包俺身上!”老郑拍胸脯,“明天拉完煤,俺带你们去江边屯子!”
———
三号堆场。煤堆像座黑山,夹杂着不少灰白色的矸石块。
马华带着林场工人装车,何雨柱绕着煤堆走了一圈,抓起几块看了看,又用脚踢了踢煤堆底部,眉头微皱。
“郑科长,”他叫住监工的老郑,“这煤堆底下,是不是压了层冻土?”
老郑一愣:“哎妈呀,何组长眼真毒!前阵子化雪渗水,底层是冻上了点,俺们正用钢钎撬呢,耽误不了装车!”
何雨柱摇摇头:“冻土混在煤底,一装车全掺进去了。烧起来更不禁烧,灰更大。”他指着旁边堆着的破旧传送带铁架,“借这个用用,再找几块厚木板。”
老郑不明所以。何雨柱指挥工人把铁架斜搭在煤堆半腰,铺上木板,形成一个简易的溜槽。
他亲自爬上煤堆,用铁锹把顶层的煤铲到溜槽上。松散的块煤顺着溜槽滑下,直接落到车斗里。而底层的冻土块和大量矸石,被自然留在原地。
“这样装,”何雨柱跳下来,拍拍手上的煤灰,“车上拉走的,都是好烧的松快煤。底下的冻土矸石,等开春化了再处理。不耽误场里,我们拉的煤也好烧。”
老郑和工人们看得目瞪口呆!这法子省力又挑出好煤!几个老工人咧嘴笑:“这同志是行家啊!”
老郑狠狠吸了口烟,冲何雨柱比个大拇指:“何组长,讲究!”
装车效率大大提高,煤的质量也有了保障。
老郑说话算话,第二天亲自带路,卡车沿着冰封的黑龙江支流开进一个叫“靠山屯”的小村子。
屯子不大,木刻楞房子覆着厚厚的雪。
听说有粮食换,屯长和几个穿着狍皮袄的鄂伦春汉子很快围过来。狍子肉干、风干的野鸡、用柳条串着的冻江鱼还有整张的猞猁皮。
交易没用太多现金。何雨柱带来的白面、挂面成了硬通货,尤其是一包金黄的黄花菜,被一个鄂伦春大娘当宝贝似的换走,说要给生病的小孙子熬汤。
两麻袋白面加干货,换回半车斗山珍和两张上好的猞猁皮。
临上车,屯长又抱来一坛子东西,拍开泥封,一股浓烈的酸甜味飘出来:“同志,这是俺们自个儿采的山都柿(蓝莓)熬的酱!不值啥钱,带着路上吃!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家有母老虎 作品《四合院:家人们,成傻柱了,怎么办?急》第19章 边城煤火,玻璃换羊(求票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