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娘在旁边说,“是啊是啊,明天要多买点。”
杜幼菱搂着自己的小碗在喝汤,冬天,喝着这麻麻辣辣的骨汤,可舒服了。
次日,一大早,杜家人就起来穿戴好。
早饭是粟米和白米一起熬的粥,配上咸菜,还有烙的饼子。
杜幼菱小,还多有一个白煮蛋。
一家人吃完饭,杜老二就驾着马车带着李月娘和菱宝,还有两个儿子去了城里。
梅儿守着家。
为了菱宝在马车上不觉得无聊,杜老二在他们家的马车上还装了一个小铃铛。
走他们乡下这种不甚平坦的土路,随着颠簸就会发出叮当叮当悦耳的声响。而进了城之后,走在宽阔的青石路上就不会发出多大的声响,也不会吵了人。
马车速度平稳地行驶着,小铃铛随风摇曳着,叮当叮当的,很是悦耳,杜幼菱可喜欢了。
一个多时辰后,他们就到了城门口,守城的士兵查看了户籍,发现没问题就会放行。
因为他们这次进城,既不是去齐府也不是去书院,而是去热闹的集市上。还要留意着哪里有空铺子,就需要将马车找个地方先放好。
于是杜老二就驾着马车,向城门口不远处的车马行行驶过去。
这车马行单辟了一处出来。进城赶集的京郊人家,有马车、骡车、驴车都可以放到这里,一天两文钱。给车主人一块木牌子,对应着你家马车,日落之前,牵走就可以了。
要是时间短,不用给马、驴子、骡子喂草,单喝水是不另外收钱的。要是寄放的时间很长,需要草料的话,就再添一文钱,会帮你喂马。
可以说是非常人性化了。
杜老二就交了三文钱,让给自己的爱马喂草喝水。
之后拿了一个小木牌装到了怀里,回头回家的时候,就凭着这个小木牌领自家的马车。
这车马行是官营的,小木牌也有防伪标志,不可能出现陌生人把你家马车牵走了的情况。
但同时,马车的主人也要注意保管好小木牌,要是小木牌弄丢了,想要牵走自家的马车,也要费好大一番功夫。
要去趟官府,对照你家登录在册的牲畜,还有要人证,证明这是你家的马车。总之很麻烦,没有个两三天别想将马车带回家。
所以,杜老二放小木牌的时候特别细心,直接贴着胸膛放在内襟里的。
杜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柏一意 作品《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第97章 长兴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