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将工部的人交给杜幼菱,然后杜幼菱指挥工部的人,和水泥工坊的人,一起开足马力制作水泥。
有了充足的铁矿粉等原材料,所有人开足马力,半个月之后水泥工坊就交了20万袋的水泥,送往了北疆。
因为前期开采的铁矿以及铁矿粉大多用于制造水泥,所以20万大军的武器制作稍微拖慢了一些进度,但是如今水泥已经做完,工部又紧着20万大军的武器制造,倒是也没有耽搁多少。
之后杜幼菱就开始计划,修建从京都的路,到北疆的路。
不是路过一个府城,每条路都修,而是只修一条路,从京都直通北疆,先供之后的军队行军。
但是这条路十分长,其中跨越好几个府城,不是杜幼菱从全程跟下去的。
所以杜幼菱只负责前期的策划,这条路一路修下去,对朝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慕容玄在朝廷上提了一次,景元帝直接任命杜鸿羽全权负责这件事。
“臣,遵旨。”
杜鸿羽被派着修这样一条具有非凡意义的路,自然要全程跟着,意味着他从京城可能要一直到北疆去。
随着修路的队伍前进。
好在,如今前期筹备,所以杜鸿羽还是在家的。
因为朝廷本身就修有官道,所以杜鸿羽奉命修这条连接京城到北疆的路,倒也不用从头开始,除草夯实、凿山开路等,只需要直接把混合好的水泥,也就是混凝土往官道上一铺就行,省事又省力,修建的还快。
后边修路的过程,因为修这条路对大历朝的意义十分重大,一路上倒是有许多民夫,自发自愿地愿意来做工。又大大加快了修路的速度。
当然,朝廷给民夫发的工钱也是一分不少的。
等修好这条路,天下人也会看到水泥的价值,到时候杜幼菱都不用去宣传,自然就会有人争相来购买。
况且有了水泥路,南来北往的商人们也就不用顾忌恶劣天气,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鹅毛大雪,都一样可以行商。丝毫不会有泥泞,马车骡车,随便走。
杜鸿羽在户部这么久,自然知道怎么为国库省钱,给国库创收。
修这条路即使水泥的成本低,但是因为这条贯穿京都北疆的路,十分漫长,也注定成本不会低。
所以杜鸿羽在临走之前,给景元帝上书,可以在他们修好的水泥路,通车之后,在官道上设立驿站,除了军队和官府报信之人,其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柏一意 作品《带着全家去逃荒,我有空间满仓粮》第453章 修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