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打听来的消息,“到处是荒地和无人区,还有蚊子,对了,你们知道什么是无人区么?”
关泰山不服气:“不就是没人的地方?”
宝根没有理会两人的吵吵闹闹,他看着远去的卡车在出神。
他只希望这些人能熬到1968年建设兵团成立,作为第一批兵团知青的待遇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苦这个字是怎么都绕不开的。
“知青”这个名词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但却暂时还不是那批人的代名词,在1960年,他们叫做支边青年。
如果宝根没有记错的话,到了后来,支边青年虽然也归属了知青范畴,但在提干、招工和其他方面都要比普通知青好很多。
比如各地建设兵团成立的时候,骨干是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和动员来的农民能手。
年轻人的决绝确实让父母头疼。
例如谢欣月。
宋家珍的动作很快,或许她压根就没有想过要隐瞒多久。
她觉得这种事越拖越麻烦。
所以五一那天,她带着解卫军回了自己家。
宋父是老公安,对于自己女儿找了解卫军没一点意见。
这家人活得通透——不喜欢搞那些门当户对。
于是林家和宋家定下在六月一日聚会,算是正式确定俩孩子的关系。
谢家顿时慌了。
不是,怎么才几天就把说客都赔进去了?!
谢清远急忙去了一趟宋家。
那叫一个内疚。
因为以他谢某人的观点来说,宋家这是因为自己倒了大霉。
那么优秀的独苗女儿一声不吭的就被杨小子的狐朋狗友给拱了。
“愧对老友啊~!!”
宋父乐呵呵的不好解释,在这一点上他和老谢确实聊不来。
“老谢,你啊,也逼孩子太紧,月月那孩子心气高,得哄!”
......
“我哄个屁。”
谢清远回到家里气的直转磨。
“小徐不行了,那就另外找。”
“小杨资历太浅,提干也是侥幸,以后最多也就一个科员,怎么能给月月过上好日子?”
倒是谢母最近想通了不少。
“可你女儿自己喜欢,你又找不到小杨的错处,光说出身,女孩子家谁愿意听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兰若寺小妖 作品《六零大杂院,我八岁二十年工龄?》第一百二十七章 我轻易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