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天地真阳之炁;盗天地虚无之机,以补我神炁之真机。
教人无所有,无所为,无所执,虚之极而无极,从而上不见天,下不见地,内不见我,外不见人,一无所见,则我通天地,天地通我,我与天地,似契似离,同于大通,
最后达到“浑人我,同天地”的境界!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而最后的浑人我,同天地境界,则表明自己本就是天地的一部分,不再分割,自然便可以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是谓:长生不死之境!
什么叫圣人盗?
这才是真正的圣人盗!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如果我不想死,那对于天地的“偷盗”就永无止尽,孟子都主张斧斤以时进山林,知道取之有度,天地持续发展的道理,楼观道历代祖师也自然知晓,这也是楼观道一脉为何人丁稀少的原因。
所谓偷盗,损公肥私也!
楼观道历代祖师中,有达到长生境界的,有未达到长生境界的,却全都选择了在合适的时候羽化道解,也不得不佩服其心性。
甚至在扶风子口中,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代道成,一代身死,楼观道的人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想去死了,活够了,就会去收下一个徒弟。
楼观道收弟子也很奇葩,就和老子徐甲之事一样,往往要经过数十年,考验弟子心性,等到弟子看开人世,快要死的时候,才传下真法。
想死,但没死成。
仿佛和命运开了个玩笑般。
不过唯有如此,才能收到符合楼观道门规的弟子。
放弃已有的长生,归复于天道运行,顺从天地自然的发展规律,看淡生死之事,这才是真正的道家风采。
不得不说,仅凭这一点,韩云就做不到。
而与楼观道的传承相比起来,六库仙贼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还要摄食水谷精微之炁,甚至后期还有吃同类的风险。
这便是被天地同化,自性不存的体现。
故而文始真经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虚则无相,无则无执,故能极博大,而又极高明。
这里的极博大,是识海,是心念精神,心无限,致虚极,守静笃,所以可以承接天地之浩瀚。
虚、无相,其实也就是另类的空!
佛本是道,修到最后,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宸道君 作品《一人之下:我的内景通万界!》第一百四十二章 真·圣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