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问题——到底要不要开设管乐课程。
一开始李安没打算开设,如果开设,至少也得等他把四号钢琴教室彻底做成熟之后他才会考虑。
当时他的想法是基于现实考虑。
第一,成本。
从正常的逻辑出发,如果一家机构什么课程都有,那么家长消费的概率就会增加,道理很简单,你想学什么我这就有什么。
但是实际上呢?随之带来的成本也会增多,各类乐器的储备,教材的库存,老师的划分等等,都需要更精细,这些都是无形的成本。
在书人他会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学习的科目配备一个老师,因为没办法。
可在自己的机构,他完全没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至少在他的自我认知里,对于他目前的综合能力而言,什么都想做一定是陷阱,除非他有大量的生源。
第二,产品专精。
他和陈璇的优势就是钢琴和长笛,虽然只开设两个专业,但是以他们二人的经验,完全可以在垂直的乐器教学品类里开发出不同的产品,用以匹配不同类型的学员需求。
就拿钢琴来说,李安已经做过详细的课程规划。
幼儿音乐启蒙:针对未到学琴年龄的幼儿,课程用他自主研发的趣味漫解五线谱,以小班形式授课,
儿童一对一:按照菲伯尔或大小汤体系入门的一对一钢琴课
专业一对一:针对专业学生和艺考生的高级课程
成人一对一:不同于市面上的成人流行钢琴教学,根据学员具体需求,私人定制课程方案。
纵向发展,把钢琴这一科做精做强,做出口碑,做出每项课程的价值,它能够带来的后续收益自然也会随着机构名气的提升而提升。
但是书人的事情打乱了他的想法,如果拿下书人,就意味着他拥有了一块庞大的潜在生源地,意味着开设多门课程的成本被大大稀释。
如果不开,就这样让大量的管乐学员流失,想想就让人心痛。
而且管乐有陈璇坐镇,他们不是没有做好的条件。
可随着而来又是新的问题,他需要一个多大规模的校区。
是不是又要重新计算成本的问题。
哎,等回去先仔细考察一下市场,看看校址具体选在哪儿更合适。
想着想着,李安眼皮子不由得开始打架,接着眼前一黑,睡着了。
-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扎特别 作品《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400.旅途记事八十六:花束与德语精通?被打乱的课程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