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碎片,但其中蕴含的几个关键技术方向。
却像一道道闪电,劈开了他眼前所有的迷雾!
他豁然开朗!
当晚,国防科委办公室的灯,亮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一份名为关于我国第一代喷气式发动机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技术构想的报告,被整整齐齐地摆在了委员会主任的办公桌上。
这份报告,是一颗重磅炸弹。
委员会内部的紧急技术研讨会上,气氛压抑得可怕。
“异想天开!简直是异想天开!”
一位戴着老花镜,从旧时代过来的航空专家,气得手都在发抖。
他指着报告上的几张结构图,激动地说道。
“涡轮叶片用复合层流冷却?进气道还要搞可变截面?”
“这这在理论上都还只是个猜想!我们连最基础的离心式发动机都还没完全吃透,怎么可能一步登天!”
“是啊,祁副主任,您的心情我们理解,谁都想让我们的空军早日强大起来。”
另一位老专家也委婉地劝道。
“但科学研究,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好高骛远啊。”
几位中方专家的脸上,都带着一种复杂的表情。
既有对祁明峰“外行指导内行”的无奈,又有面对技术壁垒深深的无力感。
祁明峰坐在会议桌的一侧,面色平静,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听着,将所有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这些质疑,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真正的重头戏,还没登场。
“我认为,这份报告与其说是技术构想,不如说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对未来的一份浪漫幻想。”
一个生硬的、带着明显口音的中文响起。
说话的,是列席会议的苏国专家组组长,鲍里斯。
一个身材高大,下巴刮得铁青的白人。
他拿起那份报告,用两根手指嫌弃地捏着,眼神中的轻蔑毫不掩饰。
“科学,是严谨的,是需要无数次实验和数据支撑的。”
“而不是靠着战场上的勇气和想象力,就能成功的。”
鲍里斯将报告扔在桌上,发出“啪”的一声轻响,让几位中方专家的肩膀微微一颤。
“我们苏国,愿意帮助龙国同志们建立自己的航空工业。”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前草的约定 作品《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第92章 军功算个屁!苏联专家:将军,你不懂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