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化学试剂的味道扑面而来。
林菲心中一紧,拔出手枪,打开强光手电,谨慎地侧身进入。
门在她身后缓缓闭合,将外面的风雨声彻底隔绝。
眼前是一条向下的、陡峭的金属阶梯,锈蚀得非常严重,踩上去发出令人牙酸的**声。手电光柱照亮前方,可以看到阶梯通向一个宽敞的地下空间。空气凝滞而冰冷,比外面的山雨之夜更甚。
她一步步向下,精神高度集中,探测器始终开启着,但除了背景辐射的微弱读数,依旧没有发现任何生命或能量信号。这里似乎真的被遗弃了很久。
走下阶梯,她发现自己站在一个圆形的大厅里。大厅四周是斑驳的金属墙壁,上面固定着一些早已熄灭的照明灯盏和破损的通讯面板。一些老式的仪器的操作台靠墙摆放,屏幕漆黑,按键脱落,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地上散落着一些纸张和损坏的零件。
这里不像一个前沿实验室,更像是一个几十年前就被废弃的冷战时期防核掩体改造的设施。
手电光扫过墙壁,她看到了一些模糊的标识和标语:第三区-绝对静默、未经许可严禁频率实验、风险等级:深红。这些标识的样式非常古老。
秦瀚说这里是李教授早年私下设立的备用实验室。看来“早年”比想象中还要早。
大厅连接着几条走廊,都隐没在深沉的黑暗中。林菲选择了一条主走廊小心前进。走廊两侧是一个个房间,大部分房门紧闭,有些门牌早已脱落,有些还能依稀辨认:资料归档室、低频谐振测试间、样本隔离库。
她尝试推开一扇虚掩的门,是资料归档室。里面是成排的、老式的金属档案柜,很多柜门都开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少量纸质文件散落在地上,大多已经发黄脆化,字迹模糊不清。她捡起几页看了看,是一些关于声波共振、地质波动的基础研究记录,看起来与“静默场”或“无序”并无直接关系。
难道找错了地方?或者重要的东西早已被转移?
她继续深入。走廊尽头是一扇更加厚重的、带有密闭阀门的金属门。门牌是主实验室。
阀门轮盘锈死了,她用尽全力也无法转动分毫。
就在她考虑是否要另寻他路或尝试爆破时,探测器突然发出了一声极其轻微的“嘀”声。
有极其微弱的能量读数!来自主实验室内部!
而且这读数模式非常奇怪,并非电子设备产生的,更像是一种残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