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这次谈话,转身离开。林菲最后看了一眼隔离舱内毫无声息的李教授,心情沉重地跟了上去。
接下来的几天,林菲获得了一定的“特权”。她可以访问内部数据库的一部分,主要是关于“静默”场和“无序”能量的基础理论以及一些能量频率分析的公开报告。关于李教授的核心研究、“幽影结晶”或者维度侵蚀的深度资料,依然对她封锁。
她试图从这些基础信息中拼凑真相,但收获有限。她更多地了解了“静默”场追求极致有序和稳定,而“无序”则充满混乱和变数,两者理论上互斥,但李教授似乎一直试图找到两者间的平衡点甚至转化方式——这无疑极其危险。
她也打听到那名重伤队员名叫雷浩,仍然处于深度昏迷中,依靠生命维持系统存活,那种所谓的“新型稳定疗法”似乎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反而让监测他的医护人员感到不安。
在进行样本接触时,林菲开始有意识地尝试专注于搜寻陈曜的波动。她依旧小心翼翼,不敢过于深入。她偶尔能捕捉到那一丝熟悉的、痛苦的波动,但它总是被包裹在庞大的、冰冷的意志之中,转瞬即逝,无法定位。
她体内的能量烙印在这种持续的、有目的的感知中,变得愈发敏感。她开始能更清晰地“听”到周围人的情绪“声音”——研究员的焦躁、守卫的疲惫、甚至远处隔离区内其他收容物散发的微弱恐惧或恶意。
一天深夜,她在房间里试图翻阅资料,却心烦意乱。集中精神时,各种细微的、来自远方的情绪噪音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让她难以承受。她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仿佛大脑被过度使用。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旋律片段,仿佛穿透了层层隔音屏障,飘入了她的感知中。
那是一段有些走调的、欢快的儿歌旋律。弹奏得很生疏,断断续续,却带着一种笨拙的、试图表达温暖的努力。
这旋律她听过!
很多年前,在她还很小的时候,父亲的一个朋友来家里做客,那个总是带着温和笑容、会偷偷给她糖吃的叔叔,就曾用口琴磕磕绊绊地吹过这段旋律!
那个人就是李维年教授!
这旋律来自李教授隔离舱的方向!是他?!在如此境地之下,他竟然在用这种方式试图传递信息?!还是仅仅是精神混乱下的无意识行为?
林菲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屏住呼吸,全力运转能量烙印,试图捕捉那微弱的旋律来源和其中可能蕴含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