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恐惧沿着林菲的脊椎蔓延。
杨振宁不仅在使用这个频率,更是在冒充监察使的身份进行通讯!她发送了什么?伪造的汇报?误导性的数据?还是针对某个人的指令?
李教授拼死传递出的这个频率,其意义在瞬间变得扑朔迷离且极度危险。它绝非简单的希望通道,更像是一个布满荆棘的陷阱,或者一个一旦触碰就可能引爆的炸弹。
林菲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在绝对的寂静中重新梳理。
第一种可能:李教授知晓这个频率是杨振宁使用的秘密频道,他传递出来,是作为一种警告,提醒林菲警惕与此频率相关的一切,甚至暗示杨振宁有冒充监察使的胆量和能力。
第二种可能:这个频率本身是协会内部的某个安全线路,但被杨振宁窃取或劫持了。李教授或许认为,林菲能有机会在杨振宁不使用时,冒险用这个频率联系上真正的协会高层,揭露这里的一切。但这无异于火中取栗。
第三种可能,也是最坏的可能:这一切本身就是一个局。李教授的最后回应或许并非自主意识,而是被杨振宁用某种方式操控诱导出的假信号,目的就是试探林菲是否具备远距离感知和通讯的能力,并引诱她使用这个会被立刻锁定的频率,从而坐实她的“异常”和“威胁”,为她接下来的处理提供无可辩驳的借口。
无论哪种可能,此刻主动去触碰这个频率,都极其不明智。
林菲按捺下所有的冲动,将那个频率深深埋入意识底层,如同埋下一颗不知何时会爆炸的雷。现在最重要的,是观察。
协会监察使的到来,显然极大地牵制了杨振宁的行动自由度,但也让她变得更加警惕和具有攻击性?冒充监察使通讯,这行为背后隐藏的疯狂和目的,令人不寒而栗。
接下来的两天,基地内的气氛愈发微妙。表面一切如常,但林菲强化后的感知能捕捉到水下汹涌的暗流。
巡逻队的路线和时间进行了调整,更加频繁地交叉覆盖关键区域。能量屏蔽场的波动也变得更加复杂,似乎在原有基础上叠加了新的干扰模式。杨振宁的能量场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核心区域,与监察使的能量场时有接触。两人之间的能量互动始终保持着一份礼貌而疏离的克制,但林菲能感觉到那平静水面下的激烈博弈——关于权限、关于数据、关于对“幽影结晶”的解读和处置方案。
监察使似乎并未完全采信杨振宁的一面之词,他要求调阅了大量的原始数据,并多次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