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阿西莫夫已经知道恩尼在做什么事了,难免有些担忧。
“当然,”恩尼笑了笑,指着收音机,“听到了吗?这些记者为了播报新闻,连战场都去了,有些事总得有人做。”
“既然你这么说,我肯定支持你!”阿西莫夫表情认真,目光中对恩尼充满了钦佩。
说实话,在一周前得知恩尼在做什么后,他都有些不敢相信恩尼会为了揭露“牙粉”的危害,深入工厂去搜集素材。
毕竟,恩尼单单靠着写虚构小说,就能轻松赚到上千美元啊,完全没必要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可在听到恩尼那天夜晚对他讲述的原因,说他见到楼上卡罗夫人的孩子“威尔”正在遭受伤害,说到史密斯出版社编辑尼娜的孩子“贝蒂”悲惨的命运,说到纽约街头无数深爱孩子的母亲正在无意中伤害孩子,酿成心理与身体上的双重惨剧阿西莫夫也总算明白了恩尼的想法。
正如恩尼在来自尘埃的证词所写就的那般——文学若要对这样的世界保持温文尔雅,本身就是最深刻的虚伪。
阿西莫夫说着,见到书桌上那一叠厚厚的稿子,心中也有种快意。
看看这次谁还敢说恩尼的作品是“虚伪、煽动的现实主义”——这部12w字的天使注定会在历史留名!
恩尼、阿西莫夫两人一起吃着早餐,正在畅谈这部小说发布后或许会发生的事。
就在这时。
房间中的电话响起。
阿西莫夫顺手接起听筒,听了后递给恩尼:“是威克斯先生的来电。”
恩尼接过听筒,声音中带着沙哑与还没恢复过来的疲惫:“您好,威克斯先生。”
听筒那头,听到恩尼的声音,威克斯诧异了下:“这段时间做什么去了,听起来很憔悴啊。外界对你小说的评论都知道吗?大部分民众与文坛人士都很看好你,当然,也有抨击你的声音,尤其以邮报最甚。
“这些我都知道,”恩尼说,“多谢您与威尔逊先生为我执笔发声。这三周时间,我是去搜集创作素材了。”
听到恩尼说的“搜集创作素材”。
爱德华威克斯立刻就顾不上别的:“看来又有新的小说出炉啊,准备了三周时间一定是大作,准备发表在哪里?”
恩尼不禁轻笑了声,从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大作。
“威克斯先生,我写的这部小说总字数在12w左右,已经写完了,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