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获得这个奖项的人,无疑都是被认为在各自领域有潜能、未来必定会有所成就的才俊。
就比如著名的威廉福克纳就在1930年获得了古根海姆奖,并在奖金的资助下完成了我弥留之际。
可以说这个奖项堪称是“文学创新的孵化器”。
范妮埃里森才思敏捷,看出了恩尼目光中的向往。
她淡淡一笑,发自内心地说道:“以你在创作上的天赋,获得这个奖项是迟早的事。实际上,再过一段时间,古根海姆奖的申请就开始了,你可以尝试着申请,我相信威克斯先生肯定会愿意为你进行推荐。”
“随缘吧!”恩尼摸了摸鼻子,“难道没有得奖,我就不写小说了吗?”
他打趣着:“何况奖项也是对作品的一种定义、一种类化,与文学的本质背道而驰嘛。”
范妮埃里森不禁勾了勾嘴角:“还是多获奖好,难道你想成为下一个萨特啊?”
两人聊着,不觉夜色已深,直到酒阑灯炧才互相道别,而在道别之前,范妮也跟恩尼约好了,说到时候新挑战发行了,恩尼一定要投稿支持,恩尼自然是欣然答应。
翌日,清晨。
恩尼还没起床。
就听到玛丽在客厅喊他:“恩尼,你的朋友来了!”
恩尼诧异了下,要说他的朋友就那么几个,但阿西莫夫和普佐都有自己的事做,基本很少上门找他,尤其还是在大清早的。
恩尼嘀咕着,打了个哈欠,很快穿好衣服到客厅中。
就见到一个脑门秃了三分之一的青年,手上端着摘下来的帽子,朝他笑道:“恩尼,好久不见啊。”
“呃波尔先生,随便坐!”恩尼愣了下,才反应过来,没想是弗雷德波尔上门了。
想都不用想,一定是来催稿的!
玛丽是第一次见到恩尼的这个白人朋友,心想总算不是那些少数裔了,热情的将咖啡端过来。
而弗雷德波尔接过咖啡,朝玛丽殷勤致谢后,果然就立刻步入了正题。
“你那篇地球大炮写多少了?我就等着前传写完,好将带上她的眼睛先发表出去啊,”弗雷德波尔着急地说。
在前几天他就致电给恩尼催过进度,但恩尼在天使造成的风波过去后,只想咸鱼几天,所以只是给了一个很模棱两可的答复——在码了在码了。
于是他就干脆直接上门了。
面对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