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领命!”英布兴冲冲地离去,仿佛已经闻到了血腥味。
叶孤城也起身:“属下去城防营看看。”说罢,身影一晃,竟已在数丈之外,身法之快,连赵珣都自愧不如。
庭院里只剩下赵珣和陈平。陈平望着英布和叶孤城的背影,笑道:“世子麾下有这两位相助,如虎添翼啊。”
“陈先生过奖了。”赵珣请他坐下,“先生刚到青州,对当前局势想必已有了解,不知可有什么建议?”
陈平收起羽扇,神情凝重起来:“青州的优势在于军事实力(三十万旧部)和新近获得的资源(铁矿、稻种、棉种),但短板也很明显——粮草不足,民心未附,且处于四战之地,北有北椋虎视,南有南楚,西接西域,东望京城,处处是隐患。”
他顿了顿,继续道:“当务之急,是三件事:第一,尽快将‘金穗稻’推广种植,解决粮草问题,民以食为天,粮草足则民心安;第二,加快铁矿开采和兵器锻造,让英将军的骑兵营尽快换装,形成战斗力;第三,派人去西域,用‘雪绒棉’换取战马和药材,西域的‘汗血宝马’若能引入青州,骑兵战力可提升三成!”
赵珣听得连连点头,陈平的分析一针见血,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推广稻种和棉种需要时间,与西域通商更是阻力重重,怕是没那么容易。”
“事在人为。”陈平笑道,“陈某有一计,可让稻种和棉种快速推广——让官府免费发放种子,再请老农示范种植,秋收后只需缴纳一成收成作为回报,百姓见有利可图,自然争相种植。至于西域通商可派一支精锐假扮商队,护送‘雪绒棉’过去,先与当地最大的商会建立联系,许以重利,不愁他们不动心。”
“好!就按先生说的办!”赵珣当即拍板,“稻种和棉种的事,让李参军负责;西域通商,就请叶先生从剑卫中挑选人手,务必确保安全。”
两人正商议着,青鸟忽然从外面走进来,递给赵珣一封密信:“主公,北椋送来的,说是徐凤年亲笔。”
赵珣拆开一看,信上只有寥寥数语:“青州铁矿,北椋亦有兴趣,愿以粮食换铁矿,兄若应允,可派人与青州商号接洽。徐凤年。”
“徐凤年倒是消息灵通。”赵珣冷笑,“刚发现铁矿,他就找上门来了。”
陈平看过信,笑道:“这是试探,也是敲打。徐凤年想看看世子对铁矿的重视程度,也想借此试探青州与北椋的关系底线。”
“那该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吹雨 作品《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第五十二章 三英入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