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老农手把手教学,百姓们见“金穗稻”长势喜人,“雪绒棉”纤维细长,都动了心,纷纷报名种植。李参军趁机组织民夫修建水渠,改良土壤,青州南部很快就出现了大片的稻田和棉田。
西域通商的队伍也出发了。叶孤城亲自挑选的二十名剑卫,伪装成商队护卫,护送着第一批“雪绒棉”向西而去。为首的是个老商人,曾在西域行商多年,熟悉当地风土人情。陈平特意给了他一箱黄金,让他务必与西域最大的“楼兰商会”建立联系。
青州城的变化,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北椋边军在青州边境的军演威慑下收敛了许多,南楚的探子频频出现在边境,京城的目光也再次投向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
听雪轩内,赵珣看着手中的情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铁矿日产量已达千斤,足够精工坊锻造兵器;水稻和棉花长势良好,秋收可期;骑兵营在英布的操练下日益精锐;叶孤城的剑卫如同无形的网,守护着青州的安全;陈平则为他规划着更长远的蓝图
“陈先生,你说徐凤年现在在做什么?”赵珣忽然问道。
陈平笑道:“多半在北椋王府,看着青州的情报皱眉吧。他没想到世子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青州,还能如此强硬地回击北椋的试探,这打乱了他的布局。”
“只是开始而已。”赵珣望向窗外,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青州不是终点,是起点。总有一天,赵某要让青州的铁骑,与北椋分庭抗礼,甚至取而代之!”
陈平看着他年轻却充满锐气的脸庞,心中暗暗点头——这位青州世子,不仅有系统相助,更有雄才大略和杀伐果断,未来成就,不可限量。
就在这时,叶孤城从外面走进来,手中拿着一枚刻有“北椋”二字的令牌:“这是从眼线据点搜出来的,北椋边军的制式令牌。看来他们在青州经营已久,这次偷采铁矿只是第一步。”
赵珣接过令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眼中闪过一丝凝重。北椋敢在青州布下如此多的眼线,显然对青州觊觎已久,这次马贼被剿灭,难保不会有更激烈的报复。
“看来,平静的日子不多了。”赵珣将令牌捏在手中,“陈先生,英将军的骑兵营,还需加快训练进度。”
“陈某明白。”
青州的风,再次变得凛冽起来。北境的狼烟、西域的驼铃、京城的暗流、南楚的窥伺无数的势力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吹雨 作品《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第五十二章 三英入青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