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配不配得上我家珣儿?”
赵珣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像被夕阳染透的云霞。他没敢细看,只匆匆扫了眼,就觉得画上的女子眼神清亮,像极了襄樊秋日的天空——高远,坦荡,带着股勃勃生机。
“爹!”他有些窘迫地别过脸,耳根却红透了。
赵衡哈哈大笑,把画卷起来:“放心,婚期定在明年开春。还有半年时间,你要是实在不乐意,现在反悔还来得及——不过,徐骁说了,要是你敢悔婚,他就亲自来襄樊,跟你‘讨杯茶喝’。”
徐骁的“讨茶喝”,谁都知道意味着什么。赵珣知道父亲是在开玩笑,却也明白,这桩婚事十有八九是定了。他叹了口气,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反悔倒不至于。只是到时候该怎么称呼她?”
“自然是叫‘二姐’。”赵衡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锦袍传过来,“难不成叫‘二姑娘’?显得多生分。”
正说着,叶孤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清冷如玉石相击:“王爷,主公,北椋的密使又派人送了封信,说是徐骁亲笔。”
叶孤城走进来,一身白衣纤尘不染,手里捧着封信,信封上盖着北椋王府的朱印。赵衡接过信,递给赵珣:“你看看。”
赵珣拆开信封,里面是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股金戈铁马的气势:“赵兄,小女渭熊,性情虽烈,却心细如发。她亲手酿了坛青梅酒,埋在北椋的梅树下,说等开春婚期定了,便带来襄樊,与你共饮。另,北椋战马已备妥,下月便送三百匹至襄樊,都是精心驯过的,能直接上战场,算作添妆。徐骁字。”
短短几行字,没有半分算计,只有坦荡的亲近。赵珣捏着信纸,仿佛能闻到那坛青梅酒的清香,连带着对徐渭熊的印象,也从“厉害的二姑娘”变成了“会酿青梅酒的姐姐”。
“看来,这桩婚事是推不掉了。”他把信折好,放进怀里,心口像揣了个暖炉,热乎乎的。
“推不掉才好。”赵衡道,“过几日,你跟我去趟北椋。一来是认认亲,二来也去看看他们的铁骑是怎么练的,学两手回来,让英布的骑兵营再精进些。对了,把周平也带上,让他去学学北椋的锻造法子。”
“是。”赵珣点头应下,心里竟生出几分期待。
从书房出来,天色已近黄昏。夕阳把后院的菊花染成了金红色,晚风一吹,花瓣簌簌落下,像下了场花雨。赵衡又蹲回墨菊丛前,拿着小剪子修剪枝叶,嘴里哼着段青州的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吹雨 作品《雪中悍刀行之我赵珣,不做炮灰》第五十九章 父子议联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