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细节,体现的是工作的规范和用心。”他对小滕说。小滕认真地看着,眼神发亮。
下午两点半,检查组车队抵达粮库。此时的会场已然不同:崭新的正确会标悬挂中央,主席台桌牌、矿泉水整齐划一,座次图摆放在入口处显眼位置。参会职工已整齐就坐,安静等待。
会议开始。朱构照着修改后的稿子主持,流程简洁明了;蔡建原的讲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台下不少人认真记录;洪奎的表态发言诚恳具体,不再是大话空话。整个会议节奏紧凑,秩序井然,原定一小时的会议四十分钟就高效完成。
散会后,检查组成员纷纷感叹:“这是我参加过最舒服的会!”“一点都不拖沓,该说的都说透了。”“看看人家这会场布置,这才叫专业!”
蔡建原特别走到陈秋铭身边,用力握了握他的手:“秋铭,今天多亏你了!开门红啊!你这水平,真让人刮目相看。”
陈秋铭谦逊地笑笑,目光却不经意地扫过人群。他看到洪奎正在角落擦汗,朱构笑着和蔡建原说着什么,但眼神却有些闪烁。他还注意到,粮库职工散场时,几个中层干部聚在一起低语,神色并不轻松。
细节决定成败。这场高效的会议,如同一次精准的亮相,不仅确立了检查组的专业权威,也在无形中给某些人施加了压力。陈秋铭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他整理了一下手中的材料袋,对走过来的裴广达和王春雨轻声说:“好了,前台戏已唱完,接下来,该深入后台看真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