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落下,桌上有片刻的安静。张得民低头笑了笑,没说话。赵洁俊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些,端起酒杯喝了一口,掩饰着那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结果呢?”陈秋铭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物是人非的怅然,“你们的都分了吧?”
张得民抬起头,扯了扯嘴角:“早分了。毕业后没多久就各奔东西了,距离远了,感情也就淡了。正常。”
“是啊,正常。”赵洁俊也附和道,语气轻松,仿佛在说一件与己无关的事,“那时候太年轻,懂什么感情。现实压力大,走着走着就散了。”
陈秋铭看向张得民,故意揶揄道:“我可记得某人那时候喜欢小孙喜欢得不得了,整天在我耳边嘟囔‘我们家小孙这’‘我们家小孙那’,我耳朵都快听出茧子了。”
张得民笑骂一句:“滚蛋!少揭我短!”但眼神里却掠过一丝真实的怀念。
张得民指着赵洁俊:“哎,说到这个,我还记得有一年七夕,这家伙想给小郭送一盒自己买的爱心巧克力,在教室门口转悠了半天,怂得不敢进去!最后还是咱俩看不下去了,一人架着他一条胳膊,硬给他‘押’送过去的!哈哈哈哈!”
三人想起当时赵洁俊那副视死如归又满脸通红的窘迫模样,以及张得民在旁边起哄架秧子的坏笑,都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声引得邻桌的客人都侧目看来。那些青春的莽撞、羞涩与热烈,隔着岁月的薄纱望去,显得如此珍贵而美好。
笑过之后,赵洁俊看向陈秋铭,语气认真了些:“说起来,还是秋铭你最长情。和黎晓知还在一起呢?”
“嗯。”陈秋铭点点头,“不容易,但也还没散。”
赵洁俊举起酒杯,真诚地说:“那必须得敬你一个!陈老师,加油啊!咱们兄弟几个,就看你的了!坚守住初心的火种!”
张得民也笑着举杯:“对!就看你的了!争取让咱们兄弟几个还能有机会聚在一起,正儿八经地喝一次喜酒!”
三人再次碰杯。几杯美酒下肚,又聊了许多当年的趣事和同学们的近况,气氛愈发融洽。赵洁俊聊得兴起,甚至当场清唱了一段京剧空城计里的“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字正腔圆,颇有韵味。
陈秋铭听得鼓掌,笑道:“我想起来了!你大学时候的网名就叫‘戏比天大’,果然没白叫!这功底可以啊!”
赵洁俊有些得意地摆摆手:“业余爱好,业余爱好,瞎唱瞎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