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起来,热情地迎上来。办公室里另外两位女同事——小宋和小田也笑着站起身打招呼。
“康姐,宋姐,田姐!好久不见!”陈秋铭赶紧进去,和三位老同事一一寒暄。七年光阴,似乎并未在她们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依旧是机关里那种温和而略显程式化的笑容,只是眼神深处,或多或少添了些许被岁月和琐事磨砺后的平淡。
大家站着聊了好一会儿,互相询问近况,感叹时间飞逝。话题大多围绕着身体、孩子、单位里无关痛痒的八卦,亲切,却总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
到了午饭时间,小康张罗着:“走了走了,吃饭去!边吃边聊!”
四人来到教育局旁边那家他们过去常光顾的烧烤店。中午时分,店里没什么客人,显得有些冷清。老板还是那个老板,见到他们这群老主顾,尤其看到陈秋铭,很是惊喜,热情地引他们到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
陈秋铭拿起桌上小筐里的小毛葱,熟练地剥了起来,感慨道:“就馋这一口!新州的小毛葱,甜辣适中,水分足,真是烧烤的绝配!这东西,出了新州地界,还真就吃不到这个味儿了!”
小宋接过话头,语气带着点怀旧:“都说初代同事的感情不亚于发小,是最特殊的。就像咱们几个一样,一起考进来,一起培训,一起懵懵懂懂开始工作。”
陈秋铭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这种一起‘开荒’的情谊,确实不一样。”他说着,脑海里却不自觉地浮现出龙城大学我们是新来的群里的那几张面孔——章五洲、孟文桂、王春雨。看来,无论在哪里,“初代同事”这个词,都承载着一段独特而珍贵的记忆。
烤串和啤酒上桌,气氛更加放松。陈秋铭咬着一串烤牛肉,随口问道:“这都七年了,你们就一直在这没想着动动地方,换个环境?”
小田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点无奈:“往哪动啊?各单位都喜欢要男干部,能跑外、能应酬、能熬夜。我们女同志,事儿多,家庭孩子牵绊着,领导用着嫌麻烦。能在这个岗位上稳稳当当的,就不错啦。”
陈秋铭默然。小田的话像一根针,轻轻刺痛了某个心照不宣的现实。体制内隐形的“重男轻女”,这是一个没有明文规定却处处存在的规则,他过去身处其中时感受不深,如今跳出来看,却格外清晰。
接下来的聊天,自然而然地围绕着教育局那“一亩三分地”展开。哪个副局长和科长又明争暗斗了,哪个主任靠什么关系上位的,食堂的菜价涨了味道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