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构成了一幅鲜活生动的县城年集图。
陈秋铭饶有兴致地边走边看,不时停下脚步,看看这,问问那,仿佛要将这份热闹和烟火气深深地吸入记忆里。
走到站前大街的中段,是一座横跨铁路的立交桥。陈秋铭信步走上桥面。寒风顿时凛冽了许多,视野却豁然开朗。
向西望去,不远处就是林县火车站的站台和轨道,几列绿皮火车静静地停靠着,像蛰伏的钢铁长龙。向东望去,铁路线在此分岔,一条向东延伸,通往坤西、东方红等方向;另一条转向北方,指向五台河,以及更远的新州。
就在这时,一列绿皮火车缓缓从林县站驶出,汽笛长鸣,沿着向北的轨道加速离去。陈秋铭的目光追随着那列火车,心中微微一动。
“这是去新州的火车”他低声自语。这条线路,他再熟悉不过。刚分配到新州工作的那五年,经济尚不宽裕,他每次回家探亲,往返乘坐的都是这趟又慢又挤的绿皮车。车厢里混杂着泡面、烟草和汗液的味道,哐当哐当的节奏能摇晃一整夜,但每次看到窗外出现“林县”站牌时,那份归家的急切和喜悦便会冲淡所有疲惫。后来有了高铁,快捷舒适,他却偶尔会怀念绿皮车那种缓慢而真实的旅程感。
看着列车逐渐缩小,最终消失在远方的铁轨尽头,他忽然想起金叶子就是新州人,嘴角不由泛起一丝笑意,轻声嘟囔了一句:“这趟车,可是能坐到金叶子家门口的。”
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感受着寒风掠过脸颊的刺痛,陈秋铭才继续前行。他从立交桥的另一侧走下,通过一个旋转式的台阶,来到了桥下的区域。这里就是曾经赫赫有名的“金桥商城”。
站在商城入口,陈秋铭眼中闪过一丝感慨。眼前这栋建筑已然陈旧破败,墙面斑驳,大部分窗户都用木板封死,入口处拉着警戒线,挂着“危楼禁入”的牌子。与他记忆中人头攒动、喧嚣鼎盛的模样判若两地。
小时候,奶奶经常牵着他的手来这里。那时的金桥商城是全县的商业中心,里面灯光永远明亮,摊位挤挤挨挨,卖衣服的、卖玩具的、卖日用杂货的应有尽有。奶奶会仔细地比对价格,给他买新衣服、新文具,偶尔还会狠心买下他眼巴巴望了很久的玩具手枪或铁皮青蛙。商场里总是回荡着讨价还价声、喇叭里的促销声,空气里满是布料、塑料和糖果混合的复杂气味。对他而言,这里就是童年眼里最繁华的世界。
而如今,随着县城里一座座现代化超市拔地而起,这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