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棕色的大鸟巢,白鹳妈妈正趴在里面孵蛋呢,仔细看还能看到它的脑袋动哦。”
朵朵凑近望远镜看了几秒,突然兴奋地跳起来,拉着旁边穿蓝色外套的小男孩喊:“浩浩快来看!我看到小鹳鸟的脑袋了!有两只!它们在啄妈妈的羽毛!”
浩浩赶紧接过望远镜,其他孩子也围着轮流看,小声的欢呼在湿地里散开,惊飞了几只停在芦苇上的麻雀。
马超打开便携式检测仪,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绿色的光。他让每个孩子都伸出小手,轻轻握住探头:“这个屏幕上的数字,就是水里的孢子浓度,现在显示0.1mgm,是安全的。要是超过0.3mgm,它就会亮红灯报警,像小朋友生病发烧会脸红一样。”
浩浩指着远处的监测塔,塔身上还装着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着光:“马老师,那个高高的塔是干什么的?是不是跟电视塔一样,能放动画片?”
马超忍不住笑了,指着塔上的摄像头和传感器:“那是生态监测塔,里面装了很多‘小眼睛’和‘小鼻子’,24小时盯着水质、空气,还有候鸟的动向。它靠太阳发电,很环保,就像给湿地装了个‘保护神’,一有危险就会告诉我们。”
与此同时,古琴工作室里,柳清月正教孩子们认识琴弦。她让每个孩子伸出食指,轻轻放在最粗的“宫弦”上,自己则拨动琴弦,让孩子们感受振动:“你们看,琴弦会动对不对?这根‘宫弦’声音最低,像爷爷说话的声音;最细的‘羽弦’声音最高,像小鸟唱歌的声音。”
戴眼镜的小男孩叫乐乐,手指在琴弦上轻轻蹭了蹭,小声问:“清月老师,我能试试弹一下吗?我想听听小鸟唱歌的声音。”
柳清月笑着点头,握住他的手腕,帮他调整姿势:“手指要弯弯的,像握着小鸡蛋,轻轻按在琴弦上,再拨——对啦,就是这样。”乐乐拨出一个清脆的音,自己先笑了,其他孩子也跟着跃跃欲试,房间里渐渐响起断断续续的琴声,虽然生涩,却满是朝气。
上官宇坐在角落的木桌旁,用平板录制孩子们的演奏片段。他特意给镜头加了柔光,画面里,乐乐皱着小眉头,认真调整手指姿势;朵朵不在,她去了湿地,可她留在桌上的谱子被风吹得轻轻翻动,像是在跟着琴声晃。“这些视频会上传到方舟系统的‘少年课堂’专栏。”他对柳清月说,“刚才收到苏城非遗中心的消息,他们想把咱们的公益课模式搬过去,让当地的古琴老师也教孩子学‘治水曲’。”
柳清月点点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火生气 作品《数据织网者:文明暗码》第 58 章 古琴公益课与湿地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