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宜每天都忙得像个陀螺,村委会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
她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村里的变化。
哪家民宿开业了,哪家的收入最高,游客的反馈是什么,村民们遇到了什么困难,所有数据都清晰在列。
而另一个本子上,则要严肃得多。
翻开来,全是建厂需要攻克的难关:土地性质变更申请、环评报告、项目立项书、水土保持方案每一项后面,都跟着一连串需要打交道的部门和复杂的流程。
她揉了揉发酸的太阳穴,端起旁边的泡面,扒拉了两口,目光再次落在那份环评报告的流程图上,眉头紧锁。
这才是最难啃的铁板。
浮云山的名气,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无数的媒体、艺术家,都对这个横空出世的“现代桃花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省旅游局的官方网站上,一篇名为云水有仙山——浮云山生态旅游模式的探索与思考的文章,被置顶在首页。
文章盛赞了浮云山在生态保护、乡村文化和现代化管理上的完美结合,将其誉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之作”。
很快,一纸红头文件,从省里下发到了云水县。
县委书记办公室里,林书记拿着文件,手有些抖。
他坐在办公室里,反复阅读着那寥寥几行字,每看一遍,心跳就加速一分。
文件内容很简单:由省旅游局牵头,联合省文化厅、环保厅等多个部门,组成一个联合考察组,将对浮云山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其申报“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可行性。
国家级!
这是云水县建县以来,从未有过的荣誉!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名号,这背后,是巨大的政策扶持,是源源不断的资源倾斜。
他紧紧地捏着文件,青筋在手背上微微鼓起,眼眶有些湿润。
多少年了,多少代人为了云水县的发展呕心沥血,却始终在边缘徘徊。
如今,浮云山就像一道光,彻底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
楚宜接到林书记的电话时,人正在村里新建的游客中心工地上,扯着嗓子跟水泥罐车的司机协调卸货位置。
她听完林书记激动的叙述,整个人都懵了,站在原地半天没反应过来。
她呆呆地站在原地,周围鼎沸的人声和机器的轰鸣声仿佛在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宿命敲 作品《修仙回来后:我靠种灵植发家致富》第108章 盖章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