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尺”的对比,如两座无形的大山,狠狠地压在所有华夏帝王的心头。
尤其是永乐时期的朱棣,他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带着灼痛。
他一生好强,自认文治武功不输唐宗,不输历代任何一位雄主。
可天幕上那把尺子,那道线,将他的骄傲,连同整个天朝上国的体面,撕了个粉碎。
就在这压抑到极致的氛围中,天幕流转。
画面从那张狂妄的地图上移开,转向了一片蔚蓝的海洋。
阳光灿烂,海风和煦。
这片海域,大明君臣再熟悉不过。
“是是西洋!”
有熟悉航海的官员失声惊呼。
正是郑和宝船舰队下西洋,所经过的那片,名为印度洋的和平之海。
曾几何时,大明的龙旗在这里飘扬,带来的是和平、贸易与威仪。
可现在,出现在海面上的,是几艘造型与哥伦布的探险船相似的西夷帆船。
船身两侧,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如野兽睁开的眼睛,透着不加掩饰的凶光。
天幕之上,一行文字浮现。
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
画面一转,这支舰队抵达了一处繁华的港口城市。
印度,卡利卡特
看到这个地名,朱棣身边的郑和,瞳孔猛地一缩。
卡利卡特!
这里是大明船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与补给港口之一!
他在此地与当地的统治者“扎莫林”相谈甚欢,双方互赠礼物,并立碑为证,上书:“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
画面中,卡利卡特的统治者,对这些新来的白皮肤商人,表现出了足够的警惕。
但他依旧遵循着自古以来的贸易规则,允许他们上岸,并准备进行商品交换。
然而,这些葡萄牙人,根本没有交易的意思。
为首的达伽马,通过翻译,向卡利卡特的统治者,提出了一个傲慢至极的要求——将所有阿拉伯商人都驱逐出去,由他们葡萄牙人,垄断此地所有的香料贸易!
此言一出,卡利卡特的统治者当场拒绝。
他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这种闻所未闻的霸道要求。
贸易,不应该是你情我愿,公平交易吗?
大汉,未央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25章 达伽马的炮火:当贸易不再温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