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星条旗与三色旗,在天幕之上,与米字旗并列出现时。
一股更加沉重、更加令人窒息的压抑感,笼罩了所有时空。
如果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碎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那么,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则是告诉这些帝王们,耳光,仅仅是羞辱的开始。
真正的杀招,是那些看不见的刀。
在英国人用大炮撬开中国的大门后,其他列强蜂拥而至,急于分一杯羹。
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
“又签?!”
汉武帝刘彻的拳头,在案几上砸出了一声闷响。
“打不过英国人,难道连这些闻着味儿凑上来的阿猫阿狗,也打不过吗?!”
他的愤怒,代表了所有尚武帝王的心声。
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不可理喻的。大清再怎么衰弱,也不至于沦落到谁都能上来踩一脚的地步吧?
天幕给出了冰冷的解释。
此时的清廷,已经被英国人彻底打断了脊梁。他们的心态,从战前的“剿夷”,变成了战后的“抚夷”。
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满足了这些“远人”的要求,对所有洋人“一视同仁”,就能换来帝国的安宁。
这是一种典型的,用“宗藩朝贡”的传统思维,去应对“近代殖民”的悲哀。
他们不知道,自己主动递出去的,是比割地赔款,更加致命的东西。
画面中,不再是战争与硝烟。
而是一场场看似“文明”的谈判。
美国与法国的代表,彬彬有礼,言辞恳切,与之前璞鼎查的蛮横截然不同。
他们甚至没有要求割让一寸土地,也没有索要巨额的赔款。
这让道光皇帝和他那群惊魂未定的臣子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当天幕将这两份条约中,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条款,用猩红的字体放大时,所有帝王的心,都沉入了谷底。
望厦条约核心条款:
一:协定关税。
“协定关税?这是何意?”
宋神宗赵顼皱起了眉头。他执政期间,商税是国库的重要支柱。关税的税率,理应由朝廷根据国家需要来定,何须与外人“协定”?
天幕立刻给出了解释。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42章看不见的屠刀:主权的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