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闪亮的星星。
他也听不懂飞行员嘴里焦急的鸟语,但他看懂了那比划的意思。
这是来帮我们打东洋鬼子的!
是盟友!
这个念头,如同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老农心中最朴素、也最滚烫的情感。
他不再有任何犹豫,上前扶住受伤的飞行员,用尽全身的力气,将这个高大的男人半拖半背地带离现场,藏进了自家那个又黑又潮湿的地窖里。
老农的婆娘,从墙角旮旯里,翻出了家里仅剩的、准备过年才能吃的几个地瓜,笨拙地烤熟了,递到这个陌生的盟友手中。
飞行员看着手里滚烫的地瓜,又看了看眼前这对衣衫褴褛、面带菜色的中国老夫妇,这个在鬼门关前都未曾眨眼的硬汉,眼眶瞬间就红了。
相似的故事,在浙江、江西、安徽的土地上,不断上演。
一场没有任何人组织的,全民参与的,不计代价的生死大营救,就此拉开序幕。
一个村妇,在深夜,冒着被日军巡逻队发现的危险,将一篮子鸡蛋和草药,悄悄放在了藏匿飞行员的柴房门口。
一个教书先生,用他蹩脚的英文,成为了飞行员和村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很快,消息传到了当地的武装力量耳中。
无论是身穿灰色军装的新四军游击队,还是戴着青天白日帽徽的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在这一刻,放下了所有的分歧与隔阂。
“找到他们!保护他们!”
“不惜一切代价,把他们安全送出去!”
命令从四面八方下达。
无数的士兵、民兵、地下工作者,开始行动。
他们像一把把梳子,梳理着每一片山林,寻找着那些散落的“天外来客”。
他们穿越日军的封锁线,用自己的血肉,为这些美国飞行员,铺开了一条通往安全的道路。
天幕前,所有时空的帝王们,都为之动容。
大明,奉天殿。
朱元璋的脸上,露出了极其复杂的神情,有骄傲,有心疼。
“后世子孙!有情有义,知恩图报!”
他大声赞叹,但随即,声音又沉了下去,带着一丝颤抖。
“可这帮倭寇咱担心,他们会报复啊”
一语成谶。
这场伟大的营救,彻底激怒了日本侵略者。
本土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仰望夜色星辰 作品《天幕:开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第74章血色营救!中国土地上的生死情谊!